证券之星5月18日消息: 据《市场报》报道,日前,深圳发展银行(000001)公布了其2003年年报,这是5家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最后一份被披露的年报。深发展的各项经营指标和财务指标在5家上市银行中都列倒数第一。
同一天,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发布了2004年中国银行业展望及评级。在这一评级中,深发展的综合财务实力评级为BBB+,在5家上市银行中居倒数第一;
作为中国首批成立的股份制银行、第一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第一家上市银行以及深圳证券市场多年的龙头老大,深圳发展银行为何沦落到这种地步?
尽管经济业绩每况愈下,2003年深发展的资产规模仍在继续扩张,总资产1929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6%。资产规模的扩张主要来自贷款总额的急剧增长,2003年深发展的贷款总额1101亿元,比2002年增加30.92%。资产规模的扩张导致了资本充足率的持续下降,2003年年末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是6.96%,全年月均7.87%,已经低于最低监管标准的8%;2002年这两个数字还分别是9.49%和9.39%,2001年分别是10.57%和13.88%。
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失败
其实,近两年深发展最受关注的还不是每况愈下的经营业绩,而是其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重组故事。早在2001年,深发展经营业绩不佳、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的问题就开始暴露,深发展被深圳市政府列入国有股权退出和进行重组的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之首。在深圳市政府看来,通过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参股深发展,对于改变其不良的经营绩效和改进公司治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后,汇丰银行、摩根大通、台湾省的中华信托商业银行一度被传闻是深发展的战略投资者。到2002年8月,一纸报道把新桥投资公司推上了前台———早在2002年5月,深发展的4家国有股股东就与新桥投资公司签署了国有股权转让的意向性协议,新桥将成为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新桥的“收购过渡期管理委员会”随即进驻深发展,“全面监督、控制风险、发展业务,并负责银行经营层的管理和管理机制的改善在内的各项管理职权”。这一事件被《华尔街日报》称为“1949年以来第一起国际投资管理团队接管一家中国商业银行”。
然而,过渡期迟迟不见结束引起了各方的猜疑,并在2003年5月12日变成现实———深发展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收购过渡期管理委员会,这实际上宣告了新桥收购深发展以失败而告终。
如何脱胎换骨找出路
深发展的2003年度董事会报告承认,该行在经营中遇到4个主要问题:一是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资本金与规模拓展之间矛盾突出的问题;二是国家货币政策收紧所导致一定程度的资金趋紧、利率波动、债券价格下跌等问题;三是金融业进一步改革和开放引起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问题;四是不良资产比例较高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董事会报告提出该行将采取四项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包括制定资本金补充计划,力争通过配股等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规避利率风险;继续整合全行资源,加大营销力度;加大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内控建设,完善不良资产保全机制。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依靠上述措施不可能解决深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深圳市政府已经再次把深发展列为需要重组的若干家上市公司的首选。据传,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对入主深发展表示了兴趣。对于现在的深发展而言,重新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入主,从而进行脱胎换骨的痛苦变革,似乎又成了惟一出路。
(李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