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5月19日消息: 据《新京报》报道,对于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关心证券市场的人们无法不担心这样一个可能:近亲结婚的夫妻第一胎生了个痴呆的孩子,第二胎到底能否避免。一样的股权分离,一样由证监会掌握发审权,没有理由让人们不为他担心。中小创业板块的设立,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对那些想到股市圈钱的企业来说,肯定是利好,但是目前的设置方式对于资本市场是否是长期利好还需要事实来证明。
经济学家韩志国表示,没有一套与市场相适应的新机制落地,上市机制、基准、方式跟主板没有什么区别,只能说,这是一次新瓶装旧酒。
缓解哪种企业的融资难?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板快的建立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这次对于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又明确地规定,与主板市场相比,中小企业板块暂不降低发行上市标准,而是在主板市场发行上市标准的框架下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以避免因发行上市标准变化带来的风险。这样一来,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仅仅增加了IPO的发行通道,因为按《公司法》的要求,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最低实收资本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就现实情况来说,这种规模的公司决不是通常意味上那些无法从银行筹到资金的真正的嗷嗷待哺中小企业。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标准,目前即使在主板上市的大多数企业,规模上也大都是中小企业,这样看来,有人在概念上玩弄了一把中小企业。
去年,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文规定中小企业的标准,但是规定的是在什么数量以下是中小企业,而在标准的下面企业的实力千差万别。
股权为何照旧分离?
中国股市股权分离所带来的问题愈积累愈多,但是新设置的中小企业板仍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用市场人士张卫星的话来说,此次深圳市场开设的中小企业板没有太多创新,是中小盘股“股权分置”的新股发行重新开始而已。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到底股权分离准备搞还是不准备搞?如果不搞的话,中小企业还上市,这样做逻辑上是混乱的。
深圳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告诉记者,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对创业投资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为如果仍然不流通,风险投资就退不出来,现在能做到的就只是集合人气,增加期望值。
对于为什么放弃了创业板块的全流通,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这个时刻推出全流通的中小企业板,主板将全线崩溃。但是股权分离下发行的股票越多,全流通问题解决的难度越大,企业的行为就更加难规范。
公司上市为何不彻底市场化?
公司上市长时间以来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状态”走向“半计划状态”的过程,但是离纯粹的市场经济仍距离很远。在保荐人制度出台后,曾有业内人士抱怨,证监会还是不想放权,但是把责任往外推。这次证监会对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审核工作也没有什么创新,还是继续采取主板现有的方式,继续掌握着发审权,成立新的发审委。但是,无论是银广夏还是蓝田,证券市场上出问题的企业都是在证监会审核下上市的,但证监会都没有承担事后的责任。采取香港的上市方法,由券商来负责为什么不能实行?
加剧投机还是减少投机?
尽管目前基金公司一直在推行价值投资理念,但只要股市上投资者的分红低于进行股票交易的费用,股市就仍然没有脱离零和博弈。从股市的发展来看,谁坚持长期投资,谁亏损。这样的股市本身就是投机的市场。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会进一步加剧股市上投机的现象,其中投机的成本是非常大的,目前主板市场的很多上市公司确实素质很差,还没有建立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与目前主板上的上市公司相比,将来中小企业板块的上市公司风险会更大。中小企业板块以承接小盘股为己任,在制度设计上却和主板市场规则一脉相承,其股价虚增的泡沫风险不言自明。
市场成败的关键在于还是一个制度设计问题,没有实行全流通,必然导致股票价格虚高。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监胡汝银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搞多少个交易所,开多少个板都没有用,只能是证券业人士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能否与上交所形成竞争?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易宪容认为,启动中小企业板块有利于市场竞争。这个竞争自然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竞争。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纳斯达克在多大程度上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存在激烈的竞争。两个定位不一样的发行市场很难打响激烈的竞争战。
股份制专家刘纪鹏表示,长期以来,上交所“一所独大”。此次中小板市场的推出,将形成两个市场分工、合作和竞争的格局,交易所也将因此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愿这不是一厢情愿。
有业内专家表示,深交所应该恢复原来的地位,因为它本来就是全国性的市场,有良好的设备,只搞一个“中小企业股票市场”是大马拉小车,是资源的浪费。
监管能否更有效?
仔细研究证监会有关人士的答记者问,我们发现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主要的作用就是把在日后在主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放在一起,便于管理。但是,这样是否使监管比以前更有效让人怀疑。证监会的有关人士承认,由于中小企业板块集中了主板市场中股本规模相对较小的上市公司,中小盘股上市公司经营稳定性不够高、容易被炒作等问题会在这一板块集中体现,风险特征会与主板市场略有不同。证监会也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但是我们还是怀疑。
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小企业规模和经营的变数太大,业绩也不稳定,因此该板块风险更大,炒作问题会更严重。
分两步走怎么走?
众多官员与著名学者,都谈到开设中小企业板是设立全流通创业板市场分两步走的第一步。但是从第一步到第二步要走多久?
此次证监会的公告中也谈到“逐步推进制度创新,以便为创业板市场建设积累经验”。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一个官员明确表示怎样实现“分两步走”,怎样“过渡到全流通的创业板市场”。目前,主板的股权分离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好办法来解决,难道因为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得到答案?
张卫星表示,“股权分置”的中小企业板市场一旦开设,建立全流通的创业板市场反而更难了,更加遥遥无期。他认为如果中小企业板设立是第一步,恰恰是这一步阻碍了第二步“建立全流通创业板”的迈出。这一判断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验证。
据悉,此前有关全流通方案几乎是呼之欲出,而有关高层也在考虑,推出后的中小企业板,最好不要出现新的历史问题,等待全流通大的框架出台后,再公布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也正如此前分析的,由于在国有股流通方式上几乎“难产”,加之国资委主导的国有股减持的紧迫性,或造成在较长时间内“全流通试点”都无法启动。这样,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也同样无法等待全流通的框架出台了,从而也就抛开了中小企业板一开始就采取全流通的想法。
发行到底有多快?
市场人士纷纷表示,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公司上市只要不是打包发行对主板影响不会很大。的确,管理层一方面希望通过增加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数量,来平抑市场巨大的需求,但同时又担心,过多的上市使市场产生对于扩容的恐惧。但这个矛盾是无法避免的,这将严峻的考验证监会和交易所目前调控市场的技巧和手段。如果发行的数量太少,势必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投机,甚至方便了机构对中小企业板块的操纵。
怎样面对香港创业板的竞争?
尽管传言目前已经有1000多家中小企业积极准备登陆中小企业板块,但是与香港创业板相比,中小企业板具备多大的竞争力?与国有企业不同,中小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需要股权流通,需要用股票期权的方式来对管理层进行激励。这在中小企业板都无法实现。
曾有媒体报道说,有民营企业家认为现在和3年前不一样了,3年前如果深圳创业板推出,去那里上市是一种荣誉。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去纳斯达克上市依然是一个国内企业身份的象征,再不济也要到香港的创业板去上市。因此,即使现在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开了,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到那里上市可能觉得是没面子的事,让现在民营企业家去谈中小企业板都有掉价的嫌疑。
长远利益还是地方利益?
只要中小企业板块设立,无论用那种方式,对于深圳都是件好事。据说本来深交所的创业板市场的创新建设有上中下三策来选择:上策是建设地方区域性全流通市场;中策是实行建设一步到位的全国性全流通创业板市场;下策才是股权分置的股票发行重新开始。
中策的难度与阻力是最大的,老股全流通问题不解决是不可能单独实施,而上策根本不合深圳的胃口,最后深圳选择了最下策的股权分置的股票发行重新开始。但是这个选择对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明显利空。自从2000年,深交所停发新股以来,深圳的金融中心的位置渐行渐远,深圳市政府一直为重新发股而奋斗,这次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得利者无疑包括深圳。本报记者 刘宝强
中小企业板是否穿新鞋走老路
中小企业板一步三回头,现在总算是定下来了。在此之前,深交所已经二次测试,显然已经不再存在方案争议,但这并不能排除“问题板”的悬疑。悬疑就在于是否“穿新鞋走老路”。
中小企业板作为创业板的第一步,其区别于创业板的主要特点是“两个不变”、“四个独立”。即法律制度不变、发行上市标准不变和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如果一言以蔽之,不妨可以说,中小企业板可能是典型的穿新鞋走老路,说穿了就是停发了几年新股的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功能而已。只不过这不再是像过去那样跟上交所你发一家我发一家的竞争,而是将把符合主板市场发行上市条件的企业中规模较小的企业集中到深交所。这对于深交所来说,固然有利于逐步形成将来创业板市场的初始资源;而对于保留了大盘蓝筹股群体发行专利的上交所来说,在中小盘股上的“塞翁失马”其实又何尝不是“焉知非福”?而对于这样一桩本来不该发生或者说本来就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市场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过高地估计其意义似乎并无必要。毕竟对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体系来说,现在只不过刚刚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离关键的一步———创业板的建立,相距何远?
不少的人都担心中小企业板的设立会对现有主板市场形成冲击,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股票发行由目前一个市场扩展为两个市场,难免增大发行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流现有市场资金。事实上,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性矛盾和体制的不完善。如果深交所此次设立中小企业板可以为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等优秀的上市资源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和市场资金提供高质量的交易环节,应该是一个重大利好。然而,恰恰有可能由于“两个不变”和“四个独立”,使得中小企业板问世的意义大打折扣。中小企业板以承接小盘股为己任,在制度设计上却妥协于现有的法律框架,和主板一脉相承,其先天不足自然不言自明。在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仅仅表现为深市恢复发行新股功能的情况下,由此导致的新股扩容大提速,就无法避免投资者利益被不当忽略。由于信息披露上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新股发行过快不仅难以保证上市公司质量,同时不免大大增加投资者的市场风险。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人们对于中小企业板可能的穿新鞋走老路,心态都不能不十分矛盾。一方面,它似乎消除了种种有可能发生的动荡,多少可以给人几分安心,另一方面,它毕竟没有解决一些本来应该解决或者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又不能不令人揪心。中小企业板的问题与生俱来,它是同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也许,在管理层还不得不为发展和规范、创新和稳定的问题左右为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板这个新生儿,就不能不是这么一个疼不得恨不得的臭小子。
(黄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