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5月19日消息: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近期中房股份雪崩式的下跌,导致其流通市值在10个交易日蒸发近30亿。公司高管一再表示:“经营一切正常、二级市场与我们无关”。
对于老庄股暴跌而无人买单的情形,有专家认为:任何股价暴跌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操纵黑幕,或者公司基本面存在着重大的隐患,监管层必须严加追究。
庄股崩塌
庄股高台跳水,历来被人们默认为是庄家资金链断裂。例如“中科系”、“德隆系”的崩盘,似乎都是二级市场股价的事情,与公司基本面关系不大。除非像“银广夏陷阱”、“蓝田黑洞”、“亿安科技”、“啤酒花”、“ST春都”等问题股,不是基本面出现问题就是其他消息面不可预料,股价才会暴跌不止。那么中房股份的暴跌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中房股份就是往日笑傲股市的长春长铃,曾一直在二级市场翻云覆雨,炒做手法和“德隆系”极其相似,在该股历史股价上,可以看出它的庄家也并非等闲,后来有人说该庄高管曾经效力过德隆。
从1996年的6.8元到1997年的24元,从2000年的5.6元到2001年的22元,中房股价历次除权后都是强劲填权。这个在一年间升幅就达400%的股票,此次崩塌到底压坏了谁?
中房股份:静观其变
5月14日,记者电话采访了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张涛先生。他简洁明了的回答记者:“公司经营一切正常,至于股价下跌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一概不知”。
对于中房股份的暴跌,市场中多数人都认为是庄家操纵的结果。而一直以来,公司二股东上海唯亚被外界认为就是炒作中房股份的背后庄家。
5月17日,记者拨通了上海唯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电话,当记者表明身份要找公司魏武董事长时,总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管事的都不在,公司一切正常,若要问中房股份的事情,中房是大股东,问他们不要问我们”。
于是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咨询了中房董秘张涛。他说:“对于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暴跌,给您造成的巨大损失,我们深表抱歉。公司目前的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一直在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公司主业,公司在项目运作和投资方面一切照旧,十分正常。对于二级市场的股价走坏实在没有预料到,因为我们这帮人是做企业、搞实业的,我们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目前北京证监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对公司股价的异常下跌进行关注。所以现在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谁是庄家
中房股份流通股为2.05亿股,2003年底公司的股东人数为3789户,而2004年3月31日,股东人数已减少到3392户。据此计算,每户持股市值超过6万元。因此筹码较为集中。
从中房股份的股权结构来看,大股东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占股比例29.78%,二股东上海唯亚占22%,而五股东武汉证券和九股东武汉国兴投资及部分流通股东,被市场怀疑与二股东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二股东和这些相关股东真是该股的幕后庄家,那么二股东的股权有可能早已超过大股东。对此张涛的说法是,“二股东他们的行为或想法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主动权。”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一个拥有1000多倍市盈率,每股只有0.012元收益,最新季报仅0.004元的公司,股价高居20元左右,实在离奇。股价与基本面根本就不相匹配,肯定是庄家在操纵股价。若通过复权等技术手段不难发现,公司股价极高,而且在10个跌停板后现在股价仍处于高位。但是股价像这样突然暴跌,肯定还有其他的原因。
重组是“炒作”?
中房股份原名长春长铃,原本主营摩托车生产,前几年摩托车市场面临激烈竞争致使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度下降。于是从2002年开始,中房集团和上海唯亚联手借壳,期间经历了三次资产置换,公司主营业务也由摩托车行业向房地产行业转型。2003年,中房股份实现扭亏为盈,但每股收益仅为0.012元。而2004年一季度每股收益仅0.004元。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地产研究员张宇告诉记者,中房股份的重组只是庄股在一定阶段的概念炒做。这个“中”字头的企业给迷信资产重组的中小投资者带来了灾难,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庄股的风险,而只看到了基本面的重组买进股票,在此次大跌中必然是损失惨重者。
他认为在房地产板块中,中房股份的地产项目与其他公司根本就无法相比,而且没有任何突出的项目和主业,因此中房股份重组之后的日子并不一定好过。至于中房为何要进入重组长春长铃?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值得深思,一个股价处于高位、业绩亏损、股价与价值完全背离的企业,没有特殊的用意一般企业不会接手。从目前重组后的状况来看,企业基本面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利润回报仍然在亏损的边缘,因此中房股份的重组概念炒做成分较重。
基本面隐患
曾经撰文质疑过中房股份财务报表的贺宛男告诉记者,中房股份股价的暴跌无疑也揭示了该公司基本面存在隐患。
她说,对于一个拥有21亿总资产、11亿多短期负债和3亿多长期负债的地产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负债都是来自期房销售的预收款项,所以公司的利润应该很好,可报表显示却处在亏损的边缘。从主营业务收入的6.077亿到利润总额的5181.08万,最后演变为公司的净利润才596.33万元,这实在有点悬殊太大,究竟钱去了哪里?
从2003年的报表中不难发现,中房股份以80%股份拥有的两家子公司,北京中房长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中房集团华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利润非常好。如长远房地产开发公司资产总额7.47亿元,其中负债7.19元,那么资产减负债之后所有制权益仅2700多万,而净利润为6900多万,自有资金回报200%多,可是到最后的利润却是微利。究竟是利润流向不明还是房产主营项目有问题?
在中房股份重组之后,股份公司利润并未出现较大改善,公司称主要是由于商品房建设投入较大,但尚未竣工。从2003年报表中可以看出:(1)投资7亿元的长远天地大厦项目于2003年9月竣工;(2)投资9亿元的莲花晴园经济适用房,于2004年5月竣工;(3)投资1.45亿元的静源居,于2003年3月竣工。应该说所有投入的项目都应该到产出的季节了,可是2004年一季度的季报每股收益仅0.004元。究竟原因何在?
贺宛男说,对于如此大的项目投入,在北京和上海房地产项目回报丰厚的情况下,公司交出如此低效的答卷,实在让投资者难以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房产项目有问题,就是其他方面有问题。
还有中房股份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公司,本身就是一个负债率较高、现金流极缺的行业,中房股份却有2个多亿的闲置资金,其中1.4亿元资金用于购买国债,而且还有短期投资9750万同样投资资本市场,在目前这样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不论是投资国债还是投资股市,亏损是必然的。
贺宛男说,中房股份的财务报表的确让人有点头绪不清。高投入低产出、主营业务利润趋好但每股回报极差、短期投资流向不明、管理费用奇高不下等等财务疑问,实在难以说明公司经营基本面一切正常。
(苏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