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5月24日消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经历了多年的不温不火之后,券商投行业务有望因中小企业板的推出而面临新的机遇。
不仅随着新股发行速度的加快,"通道"周转率会大幅提高,而且保荐制度的实施也将促使投行业务朝着大投行模式转变。
投行"蛋糕"做大
券商投行人士曾向记者感叹,承销"通道"的限制和股票发行速度缓慢,已经成为做大投行业务的两大"瓶颈".但随着中小企业板的推出,股票发行速度缓慢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大改善,从而使投行业务这只"蛋糕"有可能迅速做大。
据了解,发审委制度改革后,截至5月17日,首发过会的企业共有31家。加上先前积累下来的未上市企业,目前已经"过会"而未发行的企业大约在70家左右。这些企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板推出后,这些原本在主板排队等候上市的企业将转到中小企业板发行,从而提高了所有已"过会"企业的发行上市速度,加快了承销"通道"的周转率。
业内人士估计,如果中小企业板能采用传闻中的"打包"方式发行的话,那么,已"过会"的企业将很快发行完毕。人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发审委明显加快了新股发行的审核速度,每次审核企业的数量较过去有了较大增加。如此一来,一向十分宝贵的承销"通道"将加快周转率,过去券商投行抱怨"有米无处下锅"的情况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券商各取所需
尽管股票发行速度加快,但业内人士仍然估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承销"通道"仍将非常紧俏。这是因为,目前全国大小券商手中掌握的承销"通道"仅100多条。即便是国内实力券商手中也只有10条"通道",无法满足全国大大小小的投行项目。即使将来保荐人制度实行,通道制度取消,但由于保荐人数量有限,每个发行项目又必须要两名保荐人,因此,目前的"通道"紧俏很可能会转变成为保荐人的紧俏。而同样一条通道,如果用来辅导主板的企业,企业的融资额肯定比中小企业板的企业来得大,券商投行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在"通道"紧俏的情况下,那些有实力的大券商一定会更加重视每条通道的"单位效益",优先考虑融资额较大的企业。
当然,在大券商"挑精减肥"的同时,中小券商也在抓住新股发行速度加快的契机,大力开拓自己的投行业务。由于成立时间较晚,很多中小券商的投行业务至今仍是空白。这些公司目前都把投行业务突破的重点放在了中小企业板上,加紧储备企业资源。
运作将循新路径
很多实力券商的投行在2000年备战创业板时,纷纷推出大投行模式,希望通过整合公司内部资源,来构建一套为企业提供辅导、发行以及上市后持续督导、并购重组等长期服务的机制。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将重新催生券商的大投行模式。
中小企业板的特点决定了上市企业不确定性较大、淘汰率较高的现实。而在保荐人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保荐人对自己保荐的企业需要承担很多责任,如在募股资金的使用、上市后业绩的稳定等。这些工作光靠保荐人来做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券商投行整合公司内部的资源,发挥团队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首先是各家券商投行应当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一套包含自己理念的完整的企业筛选标准,如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等,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发股企业的质量;其次是对投行专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监管层在核准企业上市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性,而大多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在财务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需要券商投入更多的精力。特别是在持续督导期间,券商压力也会更大,这就对券商投行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第三是要树立投行行为长期化的理念。面对一个企业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一锤子"买卖,而是要投行与研究紧密结合,研究企业,审视企业,为企业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服务。除了传统承销业务外,并购重组、管理咨询、财务顾问等业务也将会成为投行业务的重要内容。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