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5月26日消息: 据《广州日报》报道,华润王群澄清"资本高手"说法,称外资还得三五年。
◇华润啤酒集团1994年才涉足啤酒业,从收购沈阳雪花啤酒开始,短短的几年内先后把30多家啤酒企业纳入旗下,成为中国几大啤酒巨头之一。然而,对华润啤酒的强势增长,青啤已故总经理彭作义曾作出“除了资本外,品牌、技术一无所长”的评价。
◇日前,记者在北京对华润啤酒总经理王群进行专访时,面对业界“华润善舞资本长袖”的评论,王群断然否定:华润不是资本高手,仅凭资本也不可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
华润啤酒旗下有30多家企业,总部和区域间确实面临架构性调整。区域品牌越趋强势,就越意味着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动手术”进行整合。
中国啤酒业是从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整合不可避免,但现在行业的整合还比较分散。
外资的进攻只是策略性进攻,它们还在寻找或等待新的机会。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国啤酒企业。
做啤酒先做区域品牌
记者:华润能做到今天,很多人认为只是凭资本。并且断言华润啤酒凭资本布局肯定做不长久,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群:做酒光有钱是不够的,国内有两家啤酒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到的资金分别是42亿元和32亿元。而华润啤酒两大股东(华润啤酒创业和SAB),这些年实际投入为40亿元,与其他公司差不多,但华润产能已接近400万吨,这只能说明华润啤酒并购战略与整合市场的成功。
同时,从市盈率层面看,深沪两市市盈率一般是香港的2到4倍,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拥有比香港华润啤酒创业更强的融资能力。做啤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华润啤酒并不是仅凭资本做到今天这个地步。
记者:那你如何解释华润旗下有30多家企业,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品牌?
王群:“先做区域品牌、做强做大”是华润啤酒的主导思路。在一些华润品牌的强势地区占有率已约为85%。区域品牌越趋强势,就越意味着华润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动手术”进行整合。
在总部和区域之间,确实面临架构性调整。华润啤酒先后收购了一些企业,但新收购的企业需要比较艰苦的整合期。企业的整合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环境;二是能不能在当地发现人才或派出管理人才,而这正是我们目前的瓶颈。
啤酒业整合之路不可避免
记者:华润啤酒称国内啤酒业已步入快速整合轨道,可青啤和燕啤却放慢整合步伐。华润下此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王群:中国啤酒业是从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整合不可避免,但现在行业的整合还比较分散。目前情况下,市场集中率比较低,想做第一并不太难,但要在未来五到十年中一直保持第一就比较难。从未来的趋势看,一种情况是大企业多,小企业少,而且大家在原先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相安无事;一种就是行业的全面开战,有条件的企业去收购更多的企业。华润的目标是希望继续保持在前三强。
记者:SAB去年参股哈尔滨啤酒,有人说,这是SAB要利用哈啤牵制华润啤酒。现在哈啤又要放弃SAB选择AB,一个重要理由就是SAB与华润是合作者。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王群:SAB是华润啤酒两大股东之一,而且在SAB与哈啤的关系中,华润也是关联企业,所以不便对此做出评价。但是实际上黑龙江市场处于上升势头,华润与对手也是处于正面冲突的局面,相信这个势头不会因为股东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外资表现要再看三五年
记者:你怎么看待外资啤酒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的这种势头?
王群:从去年开始,中国啤酒市场外资进入多、成交价格猛。外资巨头把进入中国市场看作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所以不惜代价。但是我个人认为,外资的进攻只是策略性进攻。因为现在外资谋求的不是控股,也不是直接参与管理,而是在寻找或者等待新的机会。外资这一轮的表现如何,我认为至少需三五年才看得出结果。这种势头近期对中国啤酒市场的影响不大,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国的啤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