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证券市场 - 正文

海外上市巨额亏欠 全国社保基金暧昧"讨债"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周杨 2004-05-26 14:10: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5月26日消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日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一份协助“催缴减持欠款”的文件递到了国资委,在这份名单上,包括中国人寿、中银香港等十几家海外上市企业的名字赫然在目,有消息说,中国人寿欠款也在20亿元以上,中银香港欠款高达12亿元以上。

根据国务院2002年颁布实施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减持办法》)的有关规定,境内外上市公司在首发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这部分股权的出售收入由主承销机构在取得收入2日内负责将应缴收入缴入财政部预算设置的指定科目。再由财政部在5日内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并办理核减有关单位国有资本金的手续。

尽管国内减持已于当年12月叫停,但海外减持一直没有停止。而上述名单企业离最近一次融资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多。

知情人士透露,减持欠款现象与社保基金会暧昧态度有关。今年2月,国务院原则同意社保基金投资海外。此后,社保基金会一方面希望更多的海外减持资金“滞留”香港,以备足海外投资“粮草”,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些欠款最终成了“坏账”,以至于出现了既放任企业欠款又在近期催缴欠款的矛盾行为。

或许,只有在外管局同意社保基金开设外汇账户之后,社保理事会的这种暧昧态度才会变得明晰起来。

失控的减持收入

南方证券一位投行人士称,此前国内上市公司试点减持国有股,通常情况下,由投行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中扣除承销费用后,将减持部分国有股的收入和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分别打入财政部指定账户和上市公司账户,并不存在上市公司拖欠减持款的情况。

而对于海外上市公司,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由于海外上市结汇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严格按照《减持办法》由投行负责归集减持收入,基本没有可操作性。

鉴于此,国资委基本采取了另一种变通方式收取减持款。融资结束结汇后,向国资委或财政部呈报本次募股收入,以及扣除中介费用后应缴纳的减持收入。再由国资委或财政部向企业下达缴款通知书,企业在收到缴款通知书两日内将减持款打入财政部指定账户,再由财政部转入社保基金理事会。

缴款义务一旦由投行过渡到企业,这个小小的变通就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极大的自主空间。

有关人士称,由于企业只在改制、上市前报批有关部门,至于企业何时完成IPO或再融资,监管部门基本无从得知。加上一些企业借故拖欠,这些企业上缴减持基本处于不可控状态。

“我们几乎只能通过新闻媒体、网上资料来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再敦促相关部门催缴。”社保理事会有关人士称,“我们的工作相当被动。”

有关人士称,由于社保基金本身不具有行政职能,只能与相关部门协调敦促对企业催款。对金融类上市公司找财政部协调;非金融类企业找国资委协调。而对这两个部委而言,这点“小钱”早一天到账,晚一天到账似乎并不迫切。

“这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结汇而延误,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基本没有主动缴款的意思,更有甚者有意拖欠。”社保基金会有关人士称,为改变目前这一被动局面,社保基金正力图寻求其它解决之道。

据透露,日前,社保理事会和财政部已共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申请,根据财务上管理收支两条线的规定,财政部和社保理事会将分别在香港开设外汇账户,以港币和美元进行结算。一旦两个外汇账户设立,企业就无需结汇后才能上缴减持收入了,而可以由承销商按照《减持办法》的规定,直接打入财政部在香港的外汇账户,再转入社保基金的外汇账户。这种情况下,企业几乎不可能拖欠减持收入。

此外,社保基金还正在与监管部门探讨,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来决定10%的减持股权是否或何时出售。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必须出售。

收放之间

有消息称,中银香港的欠款高达24亿人民币,此消息未得到中银香港证实。中银香港首席财务官罗文华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不清楚此事,也不知道有这样一笔减持收入,建议记者向总行询问。

2002年7月中银香港上市,共筹集资金195亿港元。2003年12月16日,中国银行宣布减持中银香港2388.HK10.12%股份的计划。通过这次减持,中国银行套现147亿港元。按《减持办法》出售10%股份,扣除承销费用后,去年减持收入估计在12亿以上。

而一家欠款大户中国人寿,于2003年12月18日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其募股资金高达34亿美元,按10%的减持规定,扣除相关费用后减持收入应该多于20亿人民币。

中国人寿企划部有关负责人在解释这一情况时表示,中国人寿在发行结束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财政部提出了缴款申报,但由于当时国务院已原则同意社保理事会投资海外,应“有关部门”的要求,暂时推迟缴款。他表示,如果社保理事会需要中国人寿缴款,公司随时准备缴款。

不过,令人称奇的是,同样是去年底海外上市的中国财险却并不存在拖欠行为(中国财险IPO募资8亿美元)。

在国务院原则同意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市场后,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心态突然变得复杂起来。一边纵容企业欠款,一边又主动催缴欠款,社保理事会的行为表面上看难以自圆其说。

“在具体的海外投资办法未出台之前的这个过渡期,我们的确有自己的考虑。”社保基金有关人士称。

“过渡期间,如果我持有一定的外汇,等海外投资办法出台之后就可以直接投资了,心里有底,如果这期间拿的都是人民币,办法出来再去买外汇。肯定会亏一些,还是有差价。”

知情人士透露,对这些欠款企业,社保基金会基本持两种态度,对一些小的海外上市企业,理事会希望积极征收,毕竟这些小企业的“坏账”风险也要高得多。而对中银香港和中国人寿这样的大企业,他们并不希望这些企业结汇后将人民币资金转入国内账户。

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理想结果:这些资金尽快到账,但,是以外币的形式。

有关人士称,既然国务院已原则同意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开设外汇账户只不过是程序问题。

海外投资有待时日

4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马德伦透露,为了促进境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外管局目前已从不同领域、不同资金来源进行研究并起草了报告,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有关的实施方案,其中包括QDII制度的实施,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

今年2月,国务院原则同意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先声夺人,社保基金海外投资一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不过,据记者得到的可靠消息,到目前为止,社保基金仍然没有拿出其海外投资办法的初稿,初稿形成后还需要经财政部、外管局等部门讨论会签后,再上报国务院批准实施。这一过程保守估计也要耗时数月。

而目前,社保基金正致力于修改2001年制定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修改意见主要集中为,一、扩大投资范围,社保基金在现有的投资范围之外,还可以进行实业投资、海外投资;二、放宽社保基金目前40%的入市比例;三、赋予社保基金会更多的投资手段,比如允许理事会自营等。

此外,对三年来社保基金并不清晰的定位,在此次《暂行办法》的修改中,项怀诚希望把“国家战略储备金”这一定位明确写进新的《暂行办法》中。

在不断拓展新的投资渠道的同时,如何将社保基金这块蛋糕尽快做大是困扰社保基金的一个更为重要的难题。

“目前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除减持收入是用法律的方式明确,必须进入社保基金外,其它包括财政拨款和彩票收益等可能进入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至今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确。”有关人士称。

对这一点,社保基金的“找钱人”——项怀诚想必更是体会深刻。在他任职财政部长期间,社保基金完成了从零到1200万规模的飞跃,其中财政拨款接近1000万。

而他的继任者远不如他在位时慷慨。2003年的社保基金的全部进账只有80亿元,剔除34亿投资收益转入,不足50亿的增长来源于发行彩票收入和少量减持进账,没有一分钱的财政拨款。以目前社保基金1300亿的盘子,与项怀诚理想中的5000亿,甚至一万亿的规模还相去甚远。

对此,社保基金会曾向国务院提出希望将进入社保基金的财政拨款以“国家预算”的形式确定下来,但并未得到积极回应。有关人士表示,“这项建议,操作起来困难还很大”。

“无论是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还是QDII,从制定办法到最后正式运作总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一方面要全面考虑制度的合理性、操作性,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市场反映。”有关人士因此称,真正启动这些资金的海外投资,最快也得数月以后。

(丁靖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