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5月26日消息: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深圳开设中小企业板获批准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伦敦交易所兼伦敦创业板总裁高睿谋(Martin Graham)先生和新加坡交易所总裁汪瑞典先生。他们在表示祝贺的同时,也不约而同地提出:中国要发展中小企业板,就应该吸取中国主板的教训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监管,提高市场化运作,避免政策上“虎头蛇尾”。
高睿谋(Martin Graham):中小企业板监管措施要始终如一
从高睿谋先生的言谈举止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绅士。他告诉记者,在去年他就任伦敦交易所总裁之前,早已经积累了全球金融服务业和股票营销的经验,对中国股市和企业也有所研究。
他说,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惊人,他一直在关注着,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
最近深交所获批发行“中小企业板”的消息传出时,他正好在深圳。他当时立即向深交所的有关人员道喜祝贺,应该说他见证了中国中小企业板获批这一历史时刻。所以,他会像中国人一样的激动,因为这标志着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得到了保证。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可小视。
同时他还有一些担心:中国原来的主板运作一直缺乏统一的监管措施,时常处于“五龙治水”状态,管理部门的监管不严导致公司包装上市、违规造假较为严重;还有操作缺乏透明化、信息披露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混乱、黑庄操纵严重等等问题会继续蔓延到中小企业板。但他说,通过对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认识,现在在逐渐改变这些环境,中小企业板应该会更加完善、更加规范。
他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板要发展好,必须要从监管入手,严格按照市场准入规则办事,通过保荐制将符合标准的企业纳入中小企业板,政策执行不要虎头蛇尾、不要人情化,否则中小企业板将是某些人投机圈钱的工具。
汪瑞典:严格执行市场化运作
与高睿谋相比,新加坡交易所的总裁汪瑞典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亚洲人,非常温和,同时不乏冷静。在他看来,只要中小企业板能够规范运作,前景将不可限量。
从汪瑞典与记者亲切的言语交流中可以感到,这位海外交易所总裁在热情地为中国“中小企业板”献计献策: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看待中国深圳交易所开设中小企业板﹖
汪瑞典: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它们面临资金的压力以及正规化的转变,上市不但开辟了融资渠道,亦使公司处于市场的监督,促使其尽快转变为一个正规化管理且具备持续竞争力的公司。中国具备了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数量应该上万而目前在A股市场及海外上市的数目则只有数百家。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对于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起到非常有意义的补充。说实话,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非常欢迎这些优质的公司来新加坡上市、融资。
中国经济时报:您觉得作为一个中小企业板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何防范防范中小企业板“虎头蛇尾”、“包装上市”、“利润造假”、“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呢?
汪瑞典:您所提到的这些问题,已经在中国的A股市场上时有出现,而目前中国的监管机构也已推出了一些有益的机制,如保荐人制,来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我相信这些机制在中小企业板应该也有其良好的用途。另外,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对于遏制这些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中小企业板上推出IPO的同时,应该也要考虑如何让机构投资者,如基金等,介入其中。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的中小企业板您觉得应不应该与主板的监管、审批、运作、保荐制度、信息批露等有所区分?应该如何区分?
汪瑞典:No comments.(不表态)
中国经济时报:能否对中国中小企业板的发展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应该借鉴新加坡交易所的哪些经验?
汪瑞典:新加坡的中小企业板在1987年就已经创立 先后共有200多家公司在此板上市,其中四分之一已经转去主板上市。当时成立中小企业板的原因与今天深交所相同,也是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以外开辟一条融资渠道。这些公司有一些已经在主板上成为蓝筹股。我相信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中,也将会诞生未来的蓝筹股。作为交易所,我们非常积极地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交易所的平台,对于未上市的中小企业,我们非常注重帮助它们对资本市场的了解。比方说,我们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制造商协会以及中小企业协会一同合作来举办相关的研讨会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我们在几个月前推出全球第一个由交易所主持的研究计划,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交易所以及上市公司三方共同出资聘请研究机构撰写公司的研究报告,并将研究报告通过交易所的网站免费提供给投资者。这个计划对于那些市值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来讲非常有益,因为它帮助投资者来了解这些公司的基本面。我觉得我们新加坡交易所的这一系列做法,中国的中小企业板可以参考和借鉴。
在与记者交流时,汪瑞典多次感叹中国的中小企业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板的开设可以极大地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像新加坡交易所那样,中小企业板可以源源不断向主板市场输送优质的血液。
他笑着告诉记者,中国目前有了中小企业板和比邻新加坡交易所这样的近亲,以后上市融资何必“舍近求远”,到其他国家去呢?
但是他强调,前提是要对中小企业板加强监督,进行规范化、市场化的运作,及时透明的披露风险隐患、时刻监视股价的举动,看是否存在操纵,否则中小企业板仍然会重蹈“造假包装”、“违规操纵”的覆辙,最终丧失掉中小企业板的市场公信力、资本市场发展前功尽弃。
(苏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