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其他理财 - 正文

房地产业回归理性 价格将微升不会“崩盘”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周杨 2004-07-06 14:56: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7月6日消息: 据央视国际报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到五月,全国房地产业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落,宏观调控作用已经显现,在一些地方过热的房地产已经开始回归理性、健康发展。

  1到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03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1到4月回落2.6个百分点;土地开发面积64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8%,增速比1到4月回落12.4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224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7%,增速比1到4月回落0.6个百分点。而上海、浙江、江苏等热点省份的增速更是有了明显下降。

  在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超过了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近30%。过快的发展除了造成各种原材料涨价,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压力,自身也逐渐显露一些问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投资增长一直保持很高速度,而其中银行资金占了很大比例,信贷过程中存在各种不规范行为,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投机性、投资性购房增多,造成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需要做一些调控。”

  今年4月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措施,开始对过快发展的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建设部总经济师、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调控的主要措施主要是把好金融贷款和土地供应两道闸门,还要求各地严格控制拆迁规模。”

  除了严格控制金融贷款土地供应,各地也陆续出台措施限制炒房号、炒楼花等投机、投资性购房行为。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初见成效。

  5月份,银行新增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仅为17.3亿元,比四月份少增145.1亿元。国内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例也从27%下降到22.8%,金融风险大大减低。而今年前5个月,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同比下降了46.9个百分点。另外,各地拆迁规模大大减小,住房需求的过快释放得到有效抑制。在江苏,前5个月的房屋拆迁面积,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4;上海市实际拆迁量也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40%左右。

  建设部表示,目前的房地产业有强劲的需求拉动,宏观调控只是规范市场秩序,抑制一些虚假的需求,不会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谢家瑾:未来商品房价格将稳中微升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在谈到未来各地住房价格走势时表示房价将会保持稳中微升,不会出现大的起落。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我想随着房地产时常的宏观调控,投机性购房的抑制和供求的缓解,商品房的价格会回归到正常的状态,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抑制,但总体上全国范围的商品房尤其是商品住房价格还会呈现稳中微升的状况。”

  据统计今年1到5月,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2708元,同比增长了10.6%,其中商品住宅的价格同比增长了8.3%,这个增长速度是近年来最快的。在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最高地区的上海、北京和广东,每平方米平均售价分别是5381元、5156元和3877。

  据分析,房价上涨过快,主要是前一时期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明显偏少。比如沈阳市1到5月商品住房价格平均上涨13%,主要由于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严重供不应求,每平方米3500元以下的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

  谢家瑾:目前房地产不存在“崩盘”可能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控制银行信贷、土地审批等一系列宏观调控,局部过热的房地产业正在逐步回归理性发展的轨道,目前不存在所谓“崩盘”可能。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在调查的时候,开发商和我说去年有的楼盘开盘前2、3天就有人连夜排队买房,而今年开盘一个月只卖了70%,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回归,一个月能够卖出70%已经是相当好的市场了。如果说房地产市场像去年那样,我认为有些地方是不正常的,是需要调控的。”

  谢家瑾认为去年部分地区房地产有过热现象,投机性购房造成房价上涨过快,目前的宏观调控只是让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投机炒做等虚的购房需求退出后,总体供求得到回归。她认为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竣工面积大于销售的买方市场,这样供求比较平衡,结构比较合理,价格也会比较平稳。

  针对目前市场上“一些地方楼市出现拐点”、“炒楼崩盘恐慌已然出现”等传言,谢家瑾表示,目前房地产发展情况与九十年代初靠投资拉动的房地产热有着本质不同,宏观调控不会伤害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谢家瑾:“主要是有需求的支持,从1到5月的情况看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仍然大于同期竣工面积,很多家庭有换购住房的热情,二级市场的连动作用仍然明显,拆迁量下来了,但拆迁户的购买要求仍然有一定规模,城市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有)住房需求,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有)住房需求,这些住房需求仍然会保持一定规模,房地产需求应该相对比较平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