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7月14日消息: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 2004年上半年,沉寂多年的国内轴承第一股“西北轴承”传出消息,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069万元,实现利润22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对于过去的不良业绩,现任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树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盲目决策和不切实际的资本嫁接,是企业“痼疾”之源。
求配股,扩规模,四年沉资6亿元
1996年4月18日,中国轴承第一股——西北轴承(000595)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也是宁夏第二支上市的股票,该股从4.15元开盘价一窜到8.18元,当日最高升至9.1元,被评为当年少见的一支股票。这个从贺兰山深沟整体搬迁到银川平原的三线企业,为这一辉煌巅峰的到来欢欣鼓舞。
一夜间在资本市场拿到了1.2亿的资金,对于西北轴承来说不啻于天上掉下来了一个大馅饼。这种唾手可得的财富充满诱惑,为了当年盈利增长超过10%,实现二次配股,西北轴承把市场、产品等束之高阁,刻意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当年账面实现销售收入递增1.5亿元,账面利润递增超过10%以上,实现了二次配股;从资本市场第二次获得了8000万元。
由于企业大量产品滞留在流通环节,不能进入终端销售,当年企业新增沉淀资金1.5亿元,以后的三年,西北轴承仍在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到2000年,企业资金沉淀达6亿元,每年背负银行的利息就高达7000多万元,企业连年亏损。此时的西北轴承从股市募得资金已经是不可能,于是在股市以外寻觅机会。
游戏“重组”尝苦果
2001年,中国瑞联电子有限公司有重组意向,希望受让5200万股国有股,瑞联电子方代表以特别顾问的身份执掌西北轴承的最高权力。西北轴承盘算,瑞联电子的资金入账,拖欠职工的工资、历年拖欠的社保基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就迎刃而解。瑞联电子也为重组后描绘一幅蓝图,从股市上再增发7亿元的新股。
也就在这一年,西北轴承犹如雪上加霜,钢材断炊,越来越多的工人待业下岗;双方的重组终因西北轴承全部国有股权冻结,股权转让一直未获得有关方面的批准,双方未进入实质性的整合。
2001年12月10日瑞联电子进驻西北轴承的特别顾问被辞退,双方一年多时间的联姻也草草收场。
“合资”丢了品牌和市场
2001年12月18日,西北轴承与德国FAG公司合资的宁夏西北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成立,德方占合资企业51%的股权,控股经营。该公司生产西北轴承生产了二十多年的NXZ牌铁路货车轴承,供应中国市场。
按照股比,西北轴承代表出任合资企业的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据介绍,合资期间,企业大小事德方代表很少与西北轴承方代表协商,加之外资管理成本巨大,又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合资企业出现严重亏损,一年多后合资结束,西北轴承从合资企业中撤退。
一位参与合资企业组建的公司领导说,合资结局给西北轴承的教训太深刻了,企业让出了经营了多年的“NXZ”牌铁路货车轴承的品牌,失去了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合资期间,外资并没有带来先进技术,反而生产萎缩,市场萎缩,连年亏损,加重了企业负担。
资本,让西北轴承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旋涡之中:8000多万股权被银行冻结,6个亿的销售资金在外,3个亿的银行贷款,2个亿的贷款担保,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税金又近一个亿。
“产品、市场”拓展新天地
2001年年底,公司副总经理李树明被推到了西轴股份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尝尽了找资本的苦头后,西北轴承开始调整思路紧盯市场。是年底,李树明提出了“三年脱困、五年翻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在失去占公司工业总产值40%的铁路轴承市场这个大块头后,公司把企业产品定位在冶金轧机轴承、石油机械轴承两大主导产品上。目前,石油机械轴承占中国市场50%以上,其中石油专用机械轴承占中国市场的90%以上。在公司的销售总额中冶金轧机轴承由5%上升至33%,石油机械轴承占29.2%,大型载重汽车轴承占10%以上。这三类轴承产品占公司销售总额的70%以上,成为西轴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品,实现了产品结构的决定性转变。在市场结构调整中西北轴承由过去流通领域为主转变为以终端用户为主的销售方式。2001年以前公司80%以上的产品销售到了流通领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公司80%以上的产品直接销到用户。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直接深入销售终端为产品客户服务。到2003年底,公司已发展了年销售量在300万左右的用户40多家,有效地规避了市场带来的风险。
2003年,西北轴承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87万元;2004年上半年盈利220万元;2002年以来,公司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两年中企业清欠大部分职工“三金”和税收欠款,2004年完全有能力实现全部还清历史旧账,三年脱困目标全面完成。
西北轴承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树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2003年企业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先进企业,最近又被列入‘中国机械500强’,居299位,列入‘中国轴承50强’,居第6位。在资本市场上,西北轴承有切肤之痛,但不会有‘井绳’之怕,在处理好企业市场、产品等要素后,仍会在资本市场寻求合作,快速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0亿元的跨越式发展。”
李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