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11月1日据上证报:沪市:180成份公司前三季净利润占沪市总额80.93%
深市:中小板公司前三季业绩普遍强于深市主板公司
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数据表明,沪市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持续向好。除 S T达尔曼、 S T宏智以外,836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248元,同比增长41.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5%,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据统计,836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16957.67亿元;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1127.4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利润总额948亿元。据此推断,沪市公司全年业绩大幅增长已无悬念。
统计结果显示,随着更多蓝筹大盘股上市,上市公司结构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业绩稳定性大大增强。今年前三季度,上证180成份公司创造净利润912.47亿元,占到沪市836家公司净利润总额的80.93%。上证180指数样本股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78元,较沪市平均水平高出23.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10.29%,较沪市平均值高出23.23%。与此同时,上证50成份公司表现更好,两项指标分别为0.2872元和11.23%,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市中小板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普遍强于深市主板公司。
挂牌的中小板公司分属5大行业,整体业绩明显优于同行业的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每股收益为0.3497元(主板0.1951元),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每股收益为1.089元(主板0.0702元),社会服务业每股收益为0.3299元(主板0.0883元),信息技术业每股收益为0.3818元(主板0.0875元),制造业每股收益为0.2993元(主板0.2157元)。
统计显示,深市主板公司所属的13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的每股收益同比实现正增长,增长幅度较大的是社会服务业、采掘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 (记者 王璐 周韬)
证星点评:
截止周一为止,三季度报表披露工作暂告段落,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剔除部分ST个股,沪市836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248元,同比增长41.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5%,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于此同时沪市180成份公司前三季净利润占沪市总额80.93%;深市:中小板公司前三季业绩普遍强于深市主板公司。
毋庸置疑,上市公司业绩总体颇为亮丽,几乎是历史最好水准,但股市却恰恰徘徊在五年低点,从中还是折射出亮丽季报背后所隐藏的忧虑。因为股市涨跌同广大投资者心理预期密不可分,05年GDP增长速度可能趋缓已成市场共识。且有基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将在今年三季度见顶。结合齐鲁石化、马钢等市盈率变化便不难发现,股价同市盈率成负相关状,市盈率越低,股价越高,反之市盈率越高而蕴含的机会反而越多。随着此类个股行业周期性拐点到来,股价自然会在二级市场中滞后反映出来,这也是此类个股为什么成为基金持仓调整对象的原因之一。其次,对中小企业板三季业绩暂普遍强于沪市主板公司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关键是中小企业板公司能否持续强于主板公司才最为关键。因为,深沪两地的上市公司历来有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ST的劣绩,目前较难用一个点的季报来充分论证其业绩能持续稳定地增长,并优于主板上市公司,所以中小企业业板股票要脱颖而出,赢得广大投资者青睐,唯有能否持续强于深圳主板公司才是最为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