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海外机构热衷参股 券商股权"内冷外热"

证券之星 作者:郑立平 2005-08-11 14:34: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8月11日消息:据中国证券报:日前,有监管层官员指出,经过几年的改革和规范,现在证券市场整体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海外机构热衷参股境内券商。记者同时还注意到,一些国内上市公司却因为参股券商造成巨额的亏损而叫苦连天,对券商股权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市场资深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券商股权正在面临着内冷外热的“冰火两重天”。

券商亏损累及上市公司

“刚刚咨询过律师了,我们在南方证券的股权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是颗粒无收了。”某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说。该公司是南方证券的股东之一。另一位参股汉唐证券的上市公司的董秘也表示,他们在汉唐证券的股权就这样打了水漂,“现在券商股权就是一颗颗地雷,我们也不敢轻易去碰了”。

事实上,不仅参股受处置券商的上市公司亏了钱,不少参股其他券商的上市公司也被拖累。现代投资近期就公告称,根据泰阳证券2004年度财务报告及200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公司将在200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中计提对泰阳证券投资的减值准备,预计计提金额为82,154,906.78元。

航天机电近期发布的公告也称,公司对参股券商国泰君安应享有的股东权益下降至2165万元,减值1309万元,减值率为37.68%,公司按规定计提长期投资减值。此外,泸州老窖、电广传媒、益鑫泰、湘计算机、邯郸钢铁、亚华种业等相当一批公司均发布公告,对参股券商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拖了上半年经营业绩的后腿。

市场资深人士还指出,券商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不少上市公司是在2004年年报开始计提对券商投资的减值准备,甚至是从2005年半年报才开始计提,这必然也会影响到2005年年报,甚至明年的年报。在“亏钱效应”阴影的笼罩之下,“与2001年增资扩股的高潮刚好相反,2005年以来,很多证券公司都面临着股东撤资的压力”。

外资之手越伸越长

然而,就在券商股权受到上市公司冷遇的时候,外资却对国内券商的股权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日前,有消息称,北京证券的重组将启动外资重组模式。重组之后,瑞银集团可能获得北京证券的控股权。

市场资深人士指出,尽管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已非新鲜事,但是,与高盛联合联想集团等成立高盛高华证券、美林与华安证券创办合资公司不同,瑞银集团选择的是一家“问题”券商,“这显示出外资对国内券商的兴趣越发浓厚,手也越伸越长了”。

自2002年7月1日《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已经获得批准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已经有四家。继高盛高华成立之后,美林、摩根大通、德意志等纷纷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随着我国证券业国际化的推进,这些境外投资银行可望在2006年基本完成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并将在多个业务领域对国内证券公司形成强大竞争压力。

此间专家分析认为,外资选择在这个时候深度进入中国证券行业,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根据我国的入世承诺,外资参股的国内的金融机构,2005年参股比例可以达到49%,2006年后就可以独资,在时间上已经越来越近了;二是外资将眼下的市场低迷视为进入的最佳时机,尽管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低迷不振,但这可以带来高回报;此外,证券公司分配资源的能力也是外资机构颇感兴趣的地方。

本土券商当自强

对于券商股权面临的上述状况,业内资深人士不无担忧:一方面本土资本在打退堂鼓,另一方面外资又在高歌猛进。如此发展下去,本土券商的主导地位最终将会丧失,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本土证券商主导的资本市场体系是支持经济发展、抵御外部冲击、吸引全球财富向本国流动的重要力量。”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防止上述不利情况的出现,关键在于本土券商做大做强,以吸引本土资本入股券商。就目前的情势而言,本土券商首先应该深入理解证券公司存在的本质意义,切实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证券业务来,以解收入匮乏之急。如中国大量企业最需要的是融资支持业务需要券商中介;中产阶级的崛起使数额巨大的居民储蓄需要寻找投资渠道,这要有证券公司持续、专业的工作来推进;解决股权分置、深化产权改革、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都需要中国投资银行扮演核心角色。此外,率先摆脱困境的证券公司,如果从资本市场本身的困境出发,在主导确立证券估值体系、增强证券资产流动性、资产证券化的方面进行业务创新,都可以创造出广阔的业务空间。

同时,券商还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专业风险管理能力。券商的风险控制体系不仅应该包括公司层面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审计、稽查、法律等内设风控部门,还应该引入董事会下设的独立于公司管理层之外的风险控制机构;通过规范的财务信息披露流程、电脑技术动态监控流程,形成一整套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程序。对于市场风险,不仅要靠证券公司专业人员的正确决策来避免,还要引进各种计量分析方法和风险控制软件作为补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