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建行将以H股全流通形式在香港上市,并有望成为第一只加入恒指成分股的H股。由此,建行将成为内地赴港发行H股企业中首家全流通的公司。
据了解,建行大股东汇金公司已作出承诺,其直接持有的和通过建银投资间接持有的所有建行H股股份,将在建行上市后的5年时间内不进行减持。
建行承销商还披露,国务院已批准由建行三家发起人股东国家电网、上海宝钢及长江电力持有的建行内资股,在建行上市后转为H股,禁售期为22个月;美国银行及淡马锡持有的非上市外资股,也在上市后转为H股,禁售期为3年。
建行香港IPO的全球路演也已于近日展开。承销商提供的预售说明书显示,建行此次香港IPO计划发行264.9亿股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的12%,招股价为1.8港元到2.25港元之间,集资总额将为48亿美元至77亿美元,若计入超额配售权,建行最大集资额可能超出80亿美元。
建行招股价仅相当于其今年账面每股净资产的1.29倍到1.87倍。据建行主承销商预测,按此招股价范围,预计2005年市盈率相当于8.9倍到14.2倍,2006年市盈率将达7.7倍到12.2倍,都远低于目前交行17.1的市盈率。建行还承诺,上市后的派息率目标为35%至45%。
在此次IPO中,建行将有95%的股份面向机构投资者,5%为公开发售。建行表示,若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将考虑发售更多的股票。而从路演的情况看,从目前预售情况看,香港基金公司和海外基金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对入股建行的热情很高,占发售份额95%的机构配售部分已经预售一空。由于国际预售认购十分理想,建行可能取消20亿美元的企业投资者认购部分。
据悉,建行10月底前将完成公开招股、定价、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全过程。
证星点评:
继9月22日,建行上市聆讯已获港交所通过后,若无意外,建行整个招股活动于10月份完成,意味着建行上市日期已屈指可数,一旦正式上市,它将成为四大国有银行改革重大的里程碑。
纵观建行上市前的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早在去年,由于部分官员及经济学者对建行上市的可行性存疑,加之美国监管机构曾一度对中国人寿的账目展开调查,令市场人士担心建行上市亦须符合资料披露及监管的高要求,因故建行取消了原定于港美两地挂牌,集资额达100亿美元计划。最终,拟定建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如果一切顺利进行的话,建行上市无疑会刷新数个记录。首先是它将成为亚洲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IPO(首次公开招股);其次它是四大国有银行中首家赴港上市的银行,成为中资企业中“全流通”上市的第一股;再者它也是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极高的运作发行的上市公司,为今后其它国有银行上市做了有益的尝试和辅垫。
众所周知,早几年,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重点放在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上,但实际上,如果生成不良贷款的机制不改变,银行不良贷款再剥离也无济于事。直到这几年管理层才真正感觉到增强四大国有银行体制重要性。因此,借助于这几年国内银行业发展大好时机,建行率先改革找到了借助于政府帮助的财务重组、组织重构、机制重塑、公开上市的大思路。从2003年底汇金注资后,建行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体制比以往得到很大的改善,上市也就水到渠成。
当然,建行上市过程中引进大量的外国战略投资者,要把建行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刚开始时并不是着眼于拓展海外市场,也不仅是为战略者带来的管理经验、技术、产品开发能力、资金,更重要是整个银行运作机制的改变,是把整个国有银行置于国内与国际投资者的监督之下。有理由相信,在市场化模式动作下,建行上市后的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