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0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工作今日谢幕。从统计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呈稳步发展,但在资源类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因经营成本上升导致业绩出现同比下滑,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略微缩水。
主业收入约占GDP总量三成
据统计,截至今日,除*ST花雕以外,沪深两市1380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05年三季报。这些公司前三季度共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236.91亿元,同比增长24.24%,主业收入总额相当于前三季度GDP总量的28.45%;1380家公司总共实现净利润1481.08亿元,同比下降2.18%,但该项指标已达到去年全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量的85.48%。平均每家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23.97%和7.899%;平均每家公司实现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滑2.33%。
按加权平均法计算,1380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平均每股收益0.195元,较2004年同期的0.213元同比下滑8.46%;前三季度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68%,较上年同期下降9.23%。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达0.354元,同比增长19.74%。
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前三季度盈利的有1141家,亏损的有239家,亏损比例17.32%;2004年前三季度亏损公司家数仅为158家,亏损比例11.47%;显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亏损面有所扩大。
贵州茅台每股盈利占鳌头
统计资料还显示,2005年前三季度两市每股收益超过0.5元的上市公司有75家,其中9家公司每股收益已超过1.00元,贵州茅台以每股盈利1.49元名列两市榜首;东方锅炉和伊泰B股紧随其后,每股收益分别为1.48元和1.41元。另外,上证180指数成份公司仍然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实现净利润为977.07亿元,占两市净利润总量的65.97%;主营收入总量15512.53亿元,占两市比例为51.30%。其中,电力、能源行业的部分大蓝筹公司的前三季度业绩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业绩,显示出极强的盈利能力。
中小板和G股领跑
从行业方面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采掘、房地产等共十大行业的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其中,房地产业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达70.03%。
另外,中小企业板50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总量296.46亿元;平均每家实现5.93亿元;实现净利润总量16.46亿元;平均每家实现3292.08万元。中小板公司前三季度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0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05%,这两项指标均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
已经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86家G股公司,前三季度平均主营业务收入28.37亿元,同比增长44.75%;平均主营业务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28.44%;平均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16.73%;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6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5%,各项指标及增幅同样都高于两市整体水平。
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 同比增减
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95元 下滑8.4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68% 下降9.23%
加权平均每股现金净流量0.354元 增长19.74%
证星点评:
随着时间的推移,05年三季报顺利谢幕,众多上市公司交出亮丽答卷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已经摆在投资者面前,即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呈整体下滑趋势,集中反映的数据有每股收益下滑8.46%,净资产收益率下滑9.23%等等。
记得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市场人士将宏观调控后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表示出忧虑,事实也恰恰如此,进入04年首季,上市公司总体业绩便出现了徘徊不前的现象,主导市场涨跌的基金们在上半年度便已开始大规模结构性调仓,部分受行业景气度极度相关的行业,如钢铁行业,房产行业,石化行业等均遭到了基金的集中减持,股价也出现了集体下滑之势,好在中小板和G股业绩的稍稍抗跌,才使得市场不至于过于难堪。
由于宏观调控的效应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作用,可以预见今年年报依然会按照原有的下滑势头惯性运行,这就有必要提醒中小投资者,平时多花费一些功夫和精力,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状况,才能减少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带来的不必要损失,除此以外,投资者理应多关注一些业绩稳定的服务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