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专稿 - 证星视点 - 正文

A股市场迎来融资潮!(独家点评)

证券之星 2006-07-12 08:23: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7月11日,累计已有73家上市公司提出非公开增发的融资预案,上述公司的融资上限接近800亿元。
  证星点评认为,在此状况下,大盘的高位盘整值得警惕,特别是没有业绩支撑的,在中报风险、大盘短期缺血的情况下,还是以回避为妙。

  截至7月11日,累计已有73家上市公司提出非公开增发的融资预案,上述公司的融资上限接近800亿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根据最新统计数据,A股市场目前已经推出再融资预案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达到97家,预计融资规模上限超过1100亿元。而这个数据还未包括IPO的新股发行,以及部分“小非”(首批非流通股)即将解冻的资金需求。

  显而易见,在A股市场资金空前宽松的同时,整个市场的供给也正在快马加鞭。

  非公开增发最受青睐

  在所有再融资方式中,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特定机构定向增发股票(后简称“非公开增发”),成为最受上市公司青睐的方式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再融资功能恢复以来,A股市场累计有14家上市公司公告实施再融资。其中,非公开增发有9家,占比在6成以上。

  以再融资规模论,9家非公开增发融资额达到198亿元,占到累计再融资额的8成以上。单笔融资规模最大的前三位均为非公开增发。他们分别是G太钢、海南航空和G中信。

  接近200亿元的已融资规模,尽管看上去不小,但与上市公司嗷嗷待哺的融资需求相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截至7月11日,累计已有73家上市公司提出非公开增发的融资预案,上述公司的融资上限接近800亿元,约为已实施融资规模的4倍。上述公司的融资需求,已经和前3个月股票基金发行规模十分接近。

  其他增发方式亦受青睐

  相比于非公开发行的红红火火。其他的融资方式也并不落后。统计显示,目前以公开增发或是配股方式为融资预案的上市公司有9家,融资上限规模为110亿元。

  而以可转债或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融资的上市公司多达到15家,融资规模则超过200亿元。在所有方案中,单笔预计融资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为马钢,该公司预计将发行不超过55亿元的分离交易可转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可转债方式融资的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但是,他们普遍融资规模较大,这可能和可转债较高的融资门槛以及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有关。数据显示,钢铁、化工类的大企业是可转债融资“大户”。

  资金需求有变数

  不过,也有投行人士认为,再融资实际资金需求可能低于统计数据。

  首先,并不是所有再融资方案均采用现金募集方式。大股东以资产认购全部或部分股权的情况将会降低市场的资金需求。比如已经实施再融资的G太钢,其57.36亿元的融资总规模均由大股东太钢集团以持有的钢铁主业资产认购完成。

  其次,部分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比如G中信向中国人寿增发5亿股的状况。这样的战略投资对于二级市场短期内的股票和资金供求状况没有影响。

  其三,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节奏可能有所控制。这个也会影响资金的供求平衡。

  当然,从现有的再融资趋势看,大部分公司的再融资案仍旧需要A股市场的真金白银来完成。而越来越快的新股发行也必然要占用部分市场资金。整体市场的资金面的状况是否如想象中那么宽松,值得思考。

  证星点评:

  A股市场迎来了融资潮!据WIND资讯最新统计数据,目前A股中已经推出再融资预案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达到97家,预计融资规模上限超过1100亿元,这个数据还未包括IPO的新股发行,以及部分首批非流通股即将解冻的资金需求。对于一向视再融资为猛兽的市场心态,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再融资不是“圈钱”,要转变理念,上市公司股改后,要把再融资与提高公司质量、促进结构调整、增强后劲结合起来,要利用两类股东利益一致的机会,把优质资产装入,实现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

  从市场的资金面来看,虽然中行申购资金量创下了新高,市场不缺资金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我们也看到,恢复IPO后,速度不断加快,融资额超过140亿元的大秦铁路IPO申请计划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同时,发审委本周“三会”再审4新股,在再融资压力未减的状况下,新股的融资潮又来临,这虽然有助于逐渐缓解优质股的供给,但短期对资金面构成了一定压力。在此状况下,大盘的高位盘整值得警惕,特别是没有业绩支撑的,在中报风险、大盘短期缺血的情况下,还是以回避为妙。

【点击查阅更多精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