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2日宣布,将主要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纪录低点0.5%,这是该行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后首次降息。不过,此次降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欧元区银行间信贷紧缩的现状,也不会对欧元区经济前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宽松货币政策的象征性意义,远大于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
目前,欧元区核心国银行的融资利率已接近零,只有当欧洲央行存款利率降至负值时,才能进一步降低核心国银行的融资成本,为防止负利率带来不良后果,欧央行存款利率很可能将保持不变。所以,欧央行的降息举措对核心国银行的影响将微乎其微。而对高负债国银行而言,只要市场担忧情绪存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就不能有效地将降息的积极效应传导至高负债国银行,高负债国实体经济面对的金融环境将仍然紧张。值得警惕的是,欧央行降息后,不排除一些银行资金为获得收益最大化而寻求“体外流转”,潜在风险不能忽视。此外,高负债国银行通过欧洲央行获得低成本融资后,银行间拆借市场将进一步萎缩。
德拉吉就任欧洲央行行长以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并承诺“尽全力维护欧元区完整”,从资本市场看,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股市持续上涨,垃圾债券收益率下跌,外汇交易商也开始买进欧元,欧元区濒临分裂的局面好似已被挽回。但从宏观经济数据看,欧元区实体经济的衰退局面丝毫没有改善,且经济信心指数持续走低。今年前4个月,欧元区大部分经济数据都显示,经济疲弱现象已从边缘国家向核心国扩散开来。市场此前关于“欧元区经济将在下半年逐步复苏”的预期,存在不能兑现的风险。
在货币政策作用有限的情况下,结构性改革又面临很大的政治阻力,从提高就业率、稳定社会情绪和刺激经济的角度考虑,欧元区可能需要放缓财政整顿的速度,放宽债务及赤字达标期限,通过适度宽松的政策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针对近期欧洲各界发出的反紧缩舆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警告称,欧元区各国政府一旦放弃削减预算赤字及结构性改革的努力,欧元区可能会在最后关头从胜利转为失败。经合组织呼吁,应坚持紧缩财政的大方向,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弱点只能通过改革解决。
欧债危机目前面临三重“迷雾”:社会动荡政坛更迭、经济持续萎缩、银行体系脆弱导致资本外逃。这三重“迷雾”的叠加效应已演变为恶性循环:政府为保住银行业不得不借债向其注入资本金;反过来,进一步推高了政府债务、削弱了国力、并扼杀经济增长,导致银行和国家主权债务评级双双下调;评级下调导致融资成本上升,更加剧了经济萎缩和失业率上升。
在这一背景下,降低高负债国主权融资,尤其是高负债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成了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重中之重。但欧洲央行此前公布的第一季度《银行信贷调查》显示,欧元区信贷环境并未因央行宽松政策而改善,银行不愿用欧洲央行提供的流动性向实体经济放贷,企业也不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欧元区经济中各种问题盘根错节且根深蒂固,欧洲货币联盟与各国政府架构严重脱节的体制缺陷,不是仅凭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能够弥补的。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离不开结构性改革,稳健的财政状况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扭转欧债危机困局非欧洲央行独力所能支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