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企股特别是农业股总是引发地雷?有业内人士认为:农业概念上市公司的危险性在香港被放大了。
曾在超大农业上市过程中负责实业项目运作的有关知情人士指出: 市场不应该存在这样的偏见,只有在港上市的农业民企业绩才有水分,实际上,国内农业上市公司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农业、林业企业的项目评估、财务审计一直是个大难题。
“就如同面对一座山,你很难有确切的方法去验证究竟有多少棵树?面对一个池塘,你也很难数清究竟有多少尾鱼。一个花圃按照多大的间距去种花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该人士透露:一般只好采用平均数法或业内认可的其它方法去取得一个约数。加之农业企业还要看天吃饭,每年的产出变数很大,这就给采取静态平均数法进行统计带来不确定性。而面对这些问题,即使是再专业的会计也很难做出正确的结论。
中介机构难辞其咎
而比农业股本身的危险性更令人担心的应该是中介机构。有熟谙福建地区在港上市公司情况的业内人士透露:无论是券商还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一家内地企业一年能到访几次?
业内人士强调:固然不排除个别民企为圈钱粉饰材料,虚增业绩,但这部分企业绝对不是主流。中介机构实际上对赴港民企质量症结难辞其咎。
香港券商本身就缺乏产业经验,对第一产业农业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怜。在国内寻找项目资源时有一定的盲从性。另外,中介机构推介内地民企上市实际上还面临同行的竞争以及自身的业绩压力,完成上市任务比考察公司质量更具现实性。因此其对推荐对象往往没有深度了解,甚至只见过几次面而已。其工作重心大致只是按照香港联交所条件和格式要求作好招股说明书以及组织进行路演等形式上的活动。上市成功后,每年回访的次数也不多。这种情况很难保障保荐的企业不出问题。
“香港券商专业水准固然不低,但在复杂的产业链中往往很难看出问题,这实际上为很多企业上市后变脸打下了伏笔。要解决投资者对民企的怀疑心理,实质上还是应该通过中介机构下手。”有关人士称。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有关境外上市的一些硬性规定,客观上成为了产生问题民企的制度性原因。民企海外上市的审批要符合境外交易所的上市要求,也要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条件,而审批过程不透明、时间不确定,往往耗去民企大量精力。这致使很多民企绕道百慕大、开曼群岛等境外小国或地区注册,摇身变为“境外企业”,这些“境外企业”虽仍以内地资产和业务为主,但按规定,无须中国证监会出具“中国法律意见无异议函”。但是这类企业资产所在地、公司注册地、上市地分属三地,无形之中增加了监管难度。欧亚农业等问题公司正是这类企业。解决监管症结应该被视为筛选民企的第一道防线。
香港自身产业资源的匮乏现实使其不可能封闭对国内资源开放的资本大门,但如何有效地发放入场券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