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金融的大框架下,互联网金融竞争将更加激烈,而2015年谁能异军突起,就要看谁能够掌握最多的“可联网屏幕(硬件)与改变客户习惯的客户端(软件,如:微信或是热门APP)”。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应该说起始自淘宝网创造了网络信任的支付宝,互联网金融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也分享了消费者的钱包。而当余额宝真正抢了传统金融的存款时,传统银行才慢慢的发现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居然不是其它银行或是其它金融业,反而是互联网产业,而当传统银行开始研究互联网产业时,互联网又出奇招,从跨界,到直接入侵“你的世界”,也就是直接把银行牌照拿到手,当互联网从跨界到进入金融业后有将会哪些颠覆呢?
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商城的结合将更紧密
目前,所有金融业的网络商城基本上都停留在WEB1.0(展示商品)或WEB2.0(买卖双方互动),但是互联网产业的商城基本上都已经是WEB3.0(大数据分析与买家定制化服务),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只要把它们成立控制的银行客户资源导入网上商城内,或是让其商城经过客户分析后针对目标客户开展主动营销,互联网金融或互联网银行就可以马上创造惊人的消费。脱胎于互联网金融的商城大都已经拥有自己可观的流量与粉丝,这一群体习惯了互联网上的主动销售,最重要的是客户也认同了互联网产业的主动销售。而传统金融的商城绝大多数是摆在网银或是银行网站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如果是银行的官网,肯定没有流量。网银商城虽然有机会可以利用到网银的流量,但是其针对互联网流量的导入营销与包装都没有现有的互联网产业强,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行业差异。话说各位,我们有多少人会上某银行的网上商城消费柴米油盐酱醋茶呢?
那么传统银行要如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增加自身商城的流量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积分兑换再导入互联网营销的概念,让消费者的习惯改变,让消费者常常上网看有何优惠与特价的新商品,当然主动让自己的网络商城成为WEB3.0则更重要。银行针对自身金融客户数据分析其实是不弱的,但是银行的大数据分析主要是用于20%的大客户与信用卡客户上,而“屌丝”的数据分析则是互联网企业较强。
物联网金融势必比互联网金融更加火热
由于可穿戴设备的技术不断创新,可以联网对象也会越来越多,物联网的概念已经由狭义的手机(移动金融)与平板走向万物联网的趋势,所以未来可以连网的物品即将无限宽广,如:苹果的手表、谷歌的眼镜,还有目前热门的话题“车联网”,所以只要在联网的对象导入金融的原素都可以成为新的物联网金融。例如,小米已于2014年成立小米支付,小米未来也即将进军移动金融的市场。在物联网金融的大框架下,互联网金融竞争将更加激烈,而2015年谁能异军突起,就要看谁能够掌握最多的“可联网屏幕(硬件)与改变客户习惯的客户端(软件,如:微信或是热门APP)”。
O2O会是兵家必争之地
余额宝虽然颠覆了传统银行的存款,但是余额宝的客户基本上都以“屌丝”为主,当初余额宝的卖点就是以日计息,能够让客户每天看到自己赚了多少钱。而现在很多银行开始重视“屌丝理财”,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近期因为余额宝的收益下滑,更导致对客户的吸引力下降。
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旦成立自身银行就更不可以只拥有“屌丝”的存款,但是传统银行的大客户基本上又不会放心在网络上做大金额的“投资理财计划”(网络虚拟,出问题找不到人,而银行的网点不容易随便搬迁)。除此以外,网络理财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理财产品偏于专业而复杂,大金额的投资产品仍然需要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是说,网络银行的未来势必以要由线上走到线下,事实上,网络P2P的平台很多已经由线上走入到线下,如:平安陆金所与宜信等。而传统银行势必由线下走到线上,并且把线下的网点分流重新优化到线上,当然;传统银行的网银势必也需要优化改版以客户体验为主,而不是以IT的角度为主。
互联网金融成为科技金融的桥梁
目前大家对科技金融的定义其实是众说纷纭,但是最主要的仍然是传统产业如何利用金融资本帮助产业升级成为高新科技业,因为我国目前的传统产业有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技术含量不够,而第二大问题就是国内的人力成本节节升高,而城乡的差距与学历泛滥更造就了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务工状态。
传统制造业在面对这两个问题时必须让自身做好升级的准备,但是传统产业升级所需费用巨大,传统银行针对夕阳产业或是传统中小企业与微型企业的授信非常严格,基本上这些公司是不容易取得银行放贷的支持,而民间融资成本又非常高,这时互联网金融就将成为民间资金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桥梁。2015年的P2P网贷、众筹与新成立的网络银行都会藉由互联网金融整合O2O的模式来分食这块蛋糕。
P2P的倒闭潮仍然会在年底出现
目前来说,这仍然很难改变。最主要的因素是优质P2P与劣质P2P共存,市场良莠不齐,而且依照往年来看,第四季度成立的P2P平台数量都比前三季度都多,而年底又是传统产业缺钱的旺季,自然有可能吸引想赚快钱或是想要非法集资的人在年底成立平台。
P2P的年关倒闭潮究竟何时才能截止呢?我想这要看政府何时推出较为严厉的P2P监管政策了。
(本文作者为香港大学ICB名师、珊霖咨询首席顾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