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保监会正式宣布放开万能型人身保险的最低保证利率。在稳步推进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中,将前端产品定价权交还保险公司,产品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一篮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通过后端影响和调控前端合理定价,管住风险。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保监会确定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人身险 ”分三步走的改革路线图,并于2013年成功迈出第一步,放开了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放开万能型人身保险的最低保证利率是其中第二步,既取消万能保险不超过2.5%的最低保证利率限制,又集中强化准备金、偿付能力等监管,并提高风险保障责任要求,最低风险保额与保单账户价值的比例提高3倍,体现回归保障的监管导向。
目前保险理财产品包含万能险、投连险、分红险三类,市场上万能险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集中于5%至6.5%之间,相对银行理财产品略有竞争力。袁序成表示,未来,保监会将继续推进第三步——放开分红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力争早日实现人身保险费率全面市场化。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万能险,下一步分红险费率改革更加值得期待。作为保险理财产品的重要品种,二者的费改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给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
而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将相关产品及时“升级”。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太平人寿近期推出了万能险产品,提高保底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同时加大费用设定灵活度,强化保障与投资兼容。
而富德生命人寿则将部分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提高至3.5%。相关负责人表示,费改方案出台后,保险公司适当调高万能险最低保障利率,可以在利率下行周期有力开拓市场,并相应提高万能险产品风险保障责任。在产品策略上,理财功能将进一步凸显。最低保证利率提高后,市场主体的投资、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均需加强。
保险公司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化定价机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保险公司将迎来更多市场机遇,市场上的差异化经营将更加明显,资产负债双轮驱动协调将被更多地强调和重视。从监管角度看,对于后端风险的把控也会从严。总体而言,寿险费改将调整保险理财产品的整体格局,即使保险公司经营规范性提升,也促进市场向良性竞争方向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