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银行车贷日渐式微 P2P挺进互联网汽车金融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刘 琪 2015-06-20 10:42: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4年年底四大商业银行汽车贷款存量仅有大概300亿元,比2014年年初缩水100亿元。

自从“互联网+”概念提出后,互联网结合实业屡见不鲜。汽车市场作为中国目前唯一尚未大规模使用金融杠杆的个人消费领域,潜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了解,我国现有汽车金融多是由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提供服务。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出现,不仅给P2P平台带来一块巨大“蛋糕”,也带给汽车金融更多可能性。

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互联网金融可以剔除汽车金融在制度上、市场推广上的障碍。“比如P2P从事车贷业务,暂时不受银监会的监管,正处于自由生长阶段。另一方面,互联网汽车金融不仅能提供传统汽车金融在汽车销售环节的资金服务,也能在汽车生产环节、售后市场发挥所长。”

国内汽车金融潜力巨大

P2P切入该领域存优势

据中金公司统计,过去4 年,80后、90 后消费者在汽车消费者中的占比提升了24.5个百分点至48.4%,成为推动汽车金融渗透率加速提升的主要力量,随着人口峰值逐渐从20岁向30岁靠近,80 后、90 后正逐渐进入事业高峰期,成为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信贷消费和财务杠杆的接受度较高,也更愿意通过贷款、租赁等方式来买车。

虽然年轻的汽车金融消费者数量在提升,但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汽车金融业务在中国仍处于发展初期。2014年,我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仍低于20%,这一贷款渗透比例远远低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中金公司另一份报告指出,“汽车消费,应该是目前中国唯一一项尚未大规模使用金融杠杆的大宗个人消费。”报告预计,2019年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将提升至41%,隐含复合增速超过22%。显而易见的是,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还蕴含着巨大增长潜力。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最早的成体系的汽车金融源于银行汽车贷款。不过,据四大行内部人士透露,2014年年底四大商业银行汽车贷款存量仅有大概300亿元,比2014年年初缩水了100亿元。某商业银行总行专门负责车贷的人员表示,“银行车贷业务大幅缩水,主要是受到信用卡分期的冲击,其次就是汽车金融公司的出现”。

汽车金融公司一般是由汽车厂商投资设立,为各自集团旗下汽车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优势有所不同:银行有网点和客户,汽车金融公司则依托于经销商网络。虽然汽车金融公司的便捷性优于银行,但整体成本水平也高于商业银行,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金融市场还并不存在真正的竞争。

不过,这种观点或许会在P2P进入汽车金融领域之后发生转变。

“汽车金融公司一般存在原生软肋——缺钱”,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道,除了向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等方式,出售应收账款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在他看来,P2P作为借贷款撮合中介,在贷款业务上具有天然优势,这也将成为P2P切入汽车金融领域的一把利剑。

多家平台宣布介入汽车金融

市场将衍生出更多业务模式

敏锐地嗅到汽车金融市场潜力的P2P平台并不少,道口金融网、理财范等多家P2P平台近日都相继宣布介入汽车金融领域。

“选择汽车金融很大的原因是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也想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初期,我们会从二手车资产介入,汽车金融的项目已经上线了,”理财范创始人、CEO申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汽车金融消费者来说,互联网金融未来不仅可以在抵押贷款、购车分期等方面发挥所长,也可将服务延伸到汽车产业的各个领域,如融资租赁、二手车维修保养、车辆保险、汽车经销商上下游供应链条等。”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互联网金融可以剔除汽车金融在制度上、市场推广上的障碍。比如P2P从事车贷业务,暂时不受银监会等监管,正处于自由生长阶段。另一方面,互联网汽车金融不仅能提供传统汽车金融在汽车销售环节的资金服务,也能在汽车生产环节、售后市场发挥所长。

在申磊看来,“互联网+”本质上就是以提高资金效率的方式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将多样化、灵活度极高的金融服务渗透至整个汽车产业链是理财范做汽车金融的愿景。他告诉记者,“在汽车生产环节,理财范撮合的资金可以支持汽车行业在高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方面的不断研发和投入使用。而对汽车后市场而言,理财范将从保险、信贷,逐渐渗透到汽车消费的各个领域,如汽车买卖、租赁、零部件生产、配套供应链及汽车保养、改装、俱乐部甚至私人司机等行业。未来,基于大数据的应用,理财范将衍生出以车主为核心的其他配套金融服务,拓展出更加丰富的金融生态系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