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一张“难倒”华电的寿险牌照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方面央企、民资对寿险牌照渴望已久,另一方面寿险业存在不少业务发展缓慢、治理结构不顺的公司。梳理华电资本这五年以寿险公司为投资标的的谈判之旅,于投资者、于寿险行业都是一个极佳的案例观察角度。

经过五年试水,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公司(下称“华电资本”)最终选择将原来的寿险业务部暂并入其他部门;尝试着用多种办法控股一家寿险公司:如新设华诚人寿、收购中德安联,却都在最后一公里处因各种原因未果。

一位接近华电资本原寿险业务部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未来一段时间里,华电暂时不再考虑布局寿险了。五年间,筹备组几乎把寿险行业内有收购可能的标的公司逐一接触过,并聘请了时任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的龚贻生掌舵,如今几年间陆续从寿险业吸收的人才已陆续疏散,一切似又回到起点。

“原寿险业务部人员大都并入原来的机构部门,开始做其他行业研究。在此之前,中德安联51%股权的收购谈判了两年,价格和治理结构双方都满意,只差最后关键一步,终究没得正果,非常遗憾。”前述人士说。

一方面央企、民资对寿险牌照渴望已久,另一方面寿险业存在不少业务发展缓慢、治理结构不顺的公司。梳理华电资本这五年以寿险公司为投资标的的谈判之旅,于投资者、于寿险行业都是一个极佳的案例观察角度。

截至发稿前,本报记者未能与华电集团总部取得联系,而龚贻生本人,以“不便评论”为由,拒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1、目标:控股一家寿险公司

2013年初,日本第一生命公告称,终止与华电集团在北京筹建华诚人寿的合作。原计划出任华诚人寿董事长的龚贻生,加入华电资本寿险项目组一同寻找新标的。

华电对计划投资的寿险公司提出的要求是,控股并主导经营权。由于“中资发起设立还有上百家在排队批筹,即便是申请合资公司,此前华诚人寿也等了一年多时间”,也只有中外合资能满足这个条件。

于是新设和收购两条腿走路,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韩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等有投资寿险意愿的外资洽谈,准备新设立;同时也在现有合资寿险公司中筛选目标,包括中法人寿、恒安标准、海康人寿、瑞泰人寿、中新大东方、新光海航等。

上述人士介绍,华电资本对寿险公司预设的经营战略也非常明确:先迅速上规模再调整业务结构。而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中小保险公司所惯常的路径,却是此前跟日本第一生命合资筹备华诚时,双方都不愿让步的焦点之一。

中方认为,相较于银行、信托等,寿险是融资成本最低的渠道,而国内消费者现阶段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在高点。“寿险吞吐功能强,业务可长可短,短期看是融资渠道,长期看是抵抗市场周期的最佳工具,而且华电的水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周期长,是非常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特点的。”

有业内人士分析,华电在金融领域几乎全牌照,但自从三年前转让了烟台银行股权后,并没有在银行领域有更多斩获,保险中产险参股了永诚10%,虽近期其在新三板上市资产有所增值,但毕竟由华能控股,华电此前的兴趣还在寿险布局上。

2、中德安联:流程之殇

华诚人寿筹建失败后(详见本刊2013年5月23日《华诚人寿清算完毕 龚贻生低调加盟华电》一文),华电资本寿险小组开始广泛涉猎筛选新标的。

位于上海的中德安联人寿,曾是其最满意的一家:1998年成立,注册资本20亿,2014年开始盈利,运营合规,资产配置超过半数为银行存款;最关键的是,仅有的两大股东——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与中国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CITIC Trust)均愿意共计让股51%,让华电资本加入。

“中德安联作为投资标的,资产质量非常好,承保和投资都完全符合国际标准,产品内在价值、资产配置六成以上是银行存款和高评级债券,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样让华电加入后没有历史包袱,轻松过渡并有很大扩展空间。”一位华电原寿险业务部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按照收购计划,中德安联总经理陈良将继续任职,龚贻生将出任董事长,而华电从上海另一家寿险机构吸引了一位高管出任副总经理,其他技术人员则采用市场招聘。

历时一年半,当收购价格、人力资源、经营思路等谈判基本妥当之后,华电内部流程上却出了纰漏。

2014年7月底,华电资本入股中德安联的项目申请已经通过华电投资委员会审核会,但这项投资方案却迟迟未能上集团董事长办公会,而只要这个会一通过,这笔收购交易就算谈成了。

“一直在等上董事长办公会,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中德安联的两股东一直在催促。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此事陷入胶着,直到有了一家上海的民营企业介入。”上述人士透露。

据华电内部人士分析,这或许与华电集团战略转型有关。原来华电集团的经营理念是:发电、煤炭、工程、金融,四个主营板块齐头并进。现在改为以发电为主体,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今年初,华电集团高层在全年工作会议上讲话称,2014-2020年发展战略下,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协同推进煤炭、金融、工程技术等产业发展。

民资的特点是动作快、效率高,“从接触、评估、条款谈判到最后拍板,只用了两个月时间。这对从2013年底就跟中德安联在接触的筹备组而言,心情颇为复杂。”华电与中德安联终究失之交臂,原本吸引到手的寿险人才也没能留住。龚贻生数月前离职加盟了阳光寿险,而其他来自保险业的储备人才,大都陆续离开了华电。

“本来项目部还想继续研究相互保险等其他可能性,但5年未有实质性进展,留不住本就稀缺的寿险人才,现在项目组解散,并入机构组后开始做其他领域的研究,例如互联网银行等。”上述接近华电人士说。

3、中法人寿75%转让:第一轮竞价出局

除了中德安联,华电资本还参与了中法人寿的股权转让竞价。

中法人寿成立于2005年底,注资2亿元。股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CNP),各持50%股权。这家已成立9年的合资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保费收入在28家寿险合资公司中,排名常年位于“最后梯队”。

2014年,中邮将持有的50%股权分两批转让,希望全部退出,而法方股东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也有退出意愿。

“当时有共计75%的股权被双方股东拿出来转让,有意向方很多,与华电一同参与竞价的还有一家再保公司。”上述接近华电人士称。

但正是有多方意愿者,出让方组织了三轮竞价。央企在收购价格的弹性上与民资相比不占优势,“华电报价1.5元每股,竞价后最终价格翻了一倍多,华电在第一轮竞价时就没能入围。”

今年4月,保监会公告称,批准中国邮政集团将其持有的中法人寿50%股份中,一半股份转让给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另一半股份转让给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将其持有25%股份转让给鸿商集团。

股份转让后,中法人寿股权结构为:鸿商集团持股50%,人济九鼎持股25%,CNP持股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工商资料显示,鸿商集团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8亿,法定代表人于泳。而任鸿商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于泳,持有该集团99%的股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企业形象策划(除广告),资产管理;计算机专业技术四技服务;计算机及配件,生产,销售等。

鸿商集团是上市公司“洛阳钼业(603993.SH)”控股股东,与其行动一致人(鸿商香港)合计持有洛阳钼业36.01%股份,为第一大股东。鸿商系控制的企业还包括洛阳钼业、上海商略贸易公司、北京佳略商贸公司、鸿商资本股权投资公司、鸿商产业(新加坡)有限公司、鸿商产业国际有限公司等。

中德安联和中法人寿,最后均被上海的民营资本收入囊中。

4、新光海航:50:50谁说都不算

新光海航人寿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金5亿,由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出资2.5亿元,各占50%股份,连续六年亏损。并自2013年起偿付能力充足率告急,迟迟未能得到增资。新光海航今年前7个月收入0.9亿元。

“华电还是希望能拿到51%以上的股权。但新光海航“50-50”的结构难以松动,因此华电最终参与不深。”上述人士说。

据接近新光海航的人士透露,海航有意退出,去年就已经确定好接盘者,是一家以不动产为主业的大型综合集团。但另一股东方并不认可,也寻找到了认可的意愿受让方,其中包括上述有意愿进军寿险的再保公司。但双方股东僵持不下,并就转让价格未能达成一致,目前仍未有明确结果。

“目前公司有员工离职,还有部分参与了中法人寿的面试,如今中法业务开始恢复,与新光海航办公地点亦很近。”一位已经离职的新光海航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最早在我国设立的合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发展已有19年。这种50:50股权比例中外合资公司股东不合的并非孤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合资产寿共有22家。最早开业的是2000年成立、由中信股份与英国保诚合资的信诚人寿,最晚是2013年成立的德华安顾寿险,以及去年天平车险与安盛集团合并成为“安盛天平”。这22家“50:50”公司中,实现盈利的不足一半。

合资保险发展之困由来已久,原因主要集中在外资股东难以提供渠道支持、境外保险人才难以适应境内市场特性等,而中资股东对保险,尤其是寿险,盈利周期预计较短,因此对渠道、产品结构的偏好各异,往往造成中外股东理念无法融合。

5、华诚谈判细节:7年不盈利就各退15%

华电最早希望新设立寿险公司,曾经找过加拿大、英国、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方,“只要有意愿的,都聊”。

但新设立的还没有形成具体方案时,中德安联就已经进入华电的视野。“当时觉得中德安联成功率比较大,加上新设立的公司还要亏损几年,股东双方企业文化还要磨合,没有现成的公司效率高,所以也就没再深入下去。”上述接近华电人士说。

回过头来再看三年前与日本第一生命的的合作。2011年10月底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华诚人寿,总部设于北京。但在筹建期内双方就华诚人寿的经营战略未达成一致;并于筹建期满前(即2012年10月),向保监会提出延长筹备期申请。

延期一直到次年2月,第一生命公告终止合作。最大的分歧点在于华电方致力于追求规模,“在2012年的时候就设定新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达到6%,而日本方面坚持做保障业务慢慢发展,投资收益只要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即可。”

除此之外的一切条件也都谈判妥当,包括股权比例虽然是50:50,但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由中方提名并且是中国人,董事会人数单数,单出来的人是双方共同推荐但必须是中国人。还有一个条款是如果新公司开业后7年不盈利,双方股比各退15%,引入新股东。

从已经开业多年的中日合资寿险公司——长生人寿(原名:广电日生人寿)发展情况来看,规模增长较为缓慢,到2014年底仍亏损3300万。

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首家获准开业的中日合资寿险公司。公司由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共同合资经营,注册资本金13亿元人民币,各占股50%。

今年7月,保监会批准长生人寿注册资本金从13亿增至21.67亿元人民币,由中国长城认购新增资本金中的4.55亿元,由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认购新增资本金中的4.12亿元。

增资后,长生人寿股权结构变更为:中国长城持股51%,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持股30%,长城国富持股19%。

6、曾经的寿险定位:产融&融融

华电资本寿险业务部对寿险公司在集团内的定位是,产融结合、融融结合。

目前,华电集团除了控股华鑫信托,还通过华电资本参股建信基金、华商基金、永诚财险等,控股华信保险经纪、北京华信保险公估、川财证券、华电融资租赁。

全国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华电集团,截至2013年底,其资产总额达654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18亿元。根据华电官网介绍,华电致力于构建与集团公司整体布局相适应、发展需求相协调的现代金融控股体系。

上述华电人士称,华电的水电站、能源等基础设置项目,一个水电站的投资周期都是7-8年,而且发电都是重资产行业,资产负债率很高,银行贷款大多是五年期的,并且有额度上限,比较难支持长期贷款项目,保险资金更为匹配。目前,华电已经引入其他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上百亿。

除了产融结合之外,华电旗下有多种金融平台,可以相互支持。

例如,2013年华电资本与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等联合发起设立华电融资租赁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支持电力能源、热力供应等行业的节能环保业务发展。上述人士称,租赁公司成立后快速实现盈利,对光大永明人寿而言,是个不错的投资项目。

“寿险市场发展长远来看还是上升期很不错的,也不是单纯的融资渠道,寿险公司受经济周期的波动是最小的,经营好了可以长期盈利。”上述接近华电人士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