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重技术,由于缺乏抵押物,与传统企业比,科技型企业贷款相对更难。而因为前期研发投入大,市场热点转化快,科技型企业往往具有融资短、频、急的特点。
如何为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如何让创新创业企业有钱可用?记者走进武汉科技型企业一线,一探究竟。
百万贷款救了创业企业的命
订单接连不断,产值即将过亿,武汉力行远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唐青松脸上也是满满的笑容。“如果没有武汉农商行的贷款,我的企业可能2012年就垮了,也没有今天的我。”
唐青松本来是一家国企的技术人员,2011年,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和朋友一起创立了力行远方,做新能源领域用变流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唐青松和他的伙伴全是“学院派”,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公司就完成了家用光伏逆变器的研发与9个国家的认证。
但对“技术流”来说,考证容易,开拓市场难。不到一年,团队伙伴多方筹措的1000万元注册资本就用完了,可2011年一年的销售额只有5万元。2011年,该企业开始大量引入销售人员,可欧盟、美国等国外突如其来的“双反”调查让国内整个光伏产业步入寒冬。
“那时企业内部矛盾不断,好多创业伙伴和研发人员都退出了企业,撤出了投资。”说起这段艰难岁月,唐青松仍然心情沉重。“因为欠员工工资、被原料商追债,企业官司都打了好几场。2012年初,我也开始找各个银行寻求贷款,和全国各地的天使投资接洽,却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冷遇。”唐青松说。
企业危在旦夕之时出现的“天使”,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和武汉农商行。先是东湖示范区管委会将唐青松列入“3551”人才计划,两年内给予各项补贴近200万元;随后,武汉农商行伸出了橄榄枝。
“当时,武汉市经信委组织了多家银行到我公司开现场会,很多银行开完会就走了,只有武汉农商行很快制定了个性化的融资方案。” 唐青松说,“其他银行不愿贷,我们也理解,因为我们厂房是租的,设备经评估也只值100万,实用新型专利又不值钱,我房子不在本地,我本人也不是武汉人。”而武汉农商行根据企业实际,给他们推荐了光谷一家专业担保公司,以担保贷款形式实现首期贷款100万元。
有了资金支持,2013年力行远方顺利转型,进军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而金融支持一直伴随力行远方的成长。“保证保险贷款”是武汉农商行2013年开发出的新贷款方式,在企业没有任何担保资源的情况下,银行与保险公司、东湖示范区管委会按2∶5∶3的比例共担贷款风险,对符合一定条件、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型企业授予贷款。且贷款利率只能比基准利率上浮30%以内,政府对贷款贴息25%,保费补贴40%。
资本的“羊群效应”开始显现。前不久,力行远方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进行了股权置换,实现强强联合。新的战略合作者为力行远方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销售资源。
“量身定制”解了短期融资的急
聚集全球60多万名译员、日均产能达1000万字,以“互联网+” 新模式构建的新型语言服务平台“语联网”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语联网”创办方传神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傅强自豪地说,这家在武汉光谷创业、发展的翻译公司,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亚洲第三、全球第十九位的语言服务商。
不过伴随着企业发展,翻译员的劳务费垫付压力一直困扰着这家服务型企业。“由于客户内部审批复杂,结款周期普遍较长。而我们的上游翻译外包供应商和兼职译员需要按月结算,对应的结算周期相对较短,这样公司就必须垫付大笔资金。所以传神需要通过短期借款补充流动资金,并且随着客户订单的增长,公司短期融资需求也越来越大。”傅强说。
但是,像传神这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并没有传统的银行认可的抵押资产。怎么办?
2013年,传神公司开始与银行方面接触。武汉农商行了解到,传神公司“轻资产、弱担保”,但拥有130多项专利、60多项软件著作权。武汉农商行就以专利权质押作为主担保方式,提供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授信。2014年,武汉农商行又借助新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保证保险贷款”,为企业新增授信额度300万元。
傅强说:“这些补充的流动资金,一方面能够让我们在客户较长的回款周期情况下承接更多的业务;另一方面能够及时结算翻译外包供应商和兼职译员的外包翻译费,提高了供应商和兼职译员的满意度,增加了他们的粘合度。”他介绍,武汉农商行能允许信贷资金用于支付译员劳务费,创新了信贷资金使用监管,促进了该企业发展。
虽然传神公司过去与多家银行都有合作,但今年,传神公司计划缩小合作范围,将武汉农商行选为自己的主办银行。傅强说:“科技型企业有自身的特性,金融产品‘量身定制’,效果才会更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