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三组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SDR货币篮子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市场认为,此举意味着人民币将与美元脱钩,并为人民币贬值铺路。
市场依然是从短期的角度看待政策的变化,但这其实是人民币汇率迈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将变得透明,彻底告别了过去“官方定价”的模式,逐步走上没有干预的“清洁浮动”。从这个意义上看,相对于这项改革,人民币短期内是升值还是贬值并不重要。
市场还解读,此举是人民币宣布与美元脱钩之举措。事实上,中国早在2005年7月汇改时就提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只是货币篮子的组成情况并没有公布。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曾重新盯住美元一段时间,以至于市场形成了思维惯性,只关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而实际上,是同期其他货币振荡较大,令人民币汇率波动。
此次推出三大汇率指数,是向市场传达信息,人民币汇率在未来会以这个货币篮子为重要参照,逐步实现自由浮动,这不是新的政策,而是落实过去就已经制定的政策。这个决定也是为了增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度。在人民币加入SDR后,IMF对中国金融透明度有具体的要求。即使央行不公布货币篮子情况,市场也能根据央行公开的数据进行间接测算,主动公布货币篮子情况会提高透明度与公信力。
市场观察人民币汇率走势,已经习惯性地以美元为参照。央行公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可以引导市场预期,从一篮子货币的视角去理解汇率波动,而不再只盯住美元。在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条件下,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不一定等于人民币贬值。由一篮子货币决定汇率的做法更加客观与市场化,可以防止人民币兑换美元贬值时被认为是发动“货币战争”。美联储加息在即,全球货币市场可能波涛汹涌,一篮子货币将为人民币汇率起到“锚”的作用,这应该是这项改革短期内最重要的价值。
货币篮子的公布以及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建立,意味着央行不能像以前那样过度干预汇率市场,因为货币篮子里的变化是公开的,央行如果干预人民币汇率就会被市场发现。因此,这项改革是人民币启动自由浮动进程的过渡模式。央行将不再日常干预汇率,除非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或国际收支发生异动。
央行选择这个时机公布人民币汇率指数,是今年疾风劲雨式的汇率改革必不可少的收尾工作,是有序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最终“结出的果”。这也意味着,中国升级版的汇率改革已经告一段落。未来一个时期是关键的“试运行阶段”,既需要市场逐步适应人民币汇率机制新变化,人民币本身也要适应更为动荡的货币环境并保持稳定。对于央行而言,将面临比此前更为严峻的未知挑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