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看,大型外资投行的预测与中国人民银行在近日发布的工作论文中提及的6.8%的经济增长略有差距,也不及大部分中资金融机构所作的6.6%至6.8%预期。其主要区别在于对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的调整幅度判断不同,对消费板块增速的预测也有差异。
近日,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相继发布了它们对于中国明年宏观经济走向的预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相关报告及彭博数据发现,市场普遍预期2016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6.5%左右,而2017年或将进一步下降。
多家大型投行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明年GDP目标定为6.5%至7%之间,且将在明年推出更多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来支持此目标。同时,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下降,资本外流将持续。
政策刺激将是关键
高盛给出了2016年6.4%,2017年6.3%的预测。高盛在报告中称,中国若能够完成这个增长目标,政策刺激将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为推动经济增长,预期财政赤字会继续增长至占GDP 3%的水平,而以政策性银行为主导的“表外”促增长措施也不可或缺。
综合来看,大型外资投行的预测与中国人民银行在近日发布的工作论文中提及的6.8%的经济增长略有差距,也不及大部分中资金融机构所作的6.6%至6.8%预期。其主要区别在于对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的调整幅度判断不同,对消费板块增速的预测也有差异。
几家大型外资投行中,野村对中国GDP的预期较为悲观,预计2016年为5.82%,2017将下降至5.6%。其解释称,因为非一二线城市地产业去库存压力仍旧较大,可能拖累到上游产业,房地产投资可能将在未来两年内转为负增长。不过,包括野村在内,各大金融机构普遍表示内地房地产市场不太可能遭遇“硬着陆”,一二线城市的去库存也已基本完成。
野村认为拖累GDP增长的另一大因素来自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幅减弱。今年股票市场的巨大波动和调整,使得金融业明年不可能重复如2015年上半年这样对经济增长的高贡献率。
此外,央行在工作论文中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明年将实现11.1%的增长,高于市场平均预测。而高盛认为,2016年消费方面将能达到7%的增速,不过相对迟缓的户籍制度和社会福利体系改革会抑制内需的增长。野村对此的预计为9.4%。野村认为,第三产业的数据较为碎片化,难以收集,因此整体规模容易被低估。
人民币兑美元预计将贬至6.7到6.9
货币政策方面,高盛预计年内会再有一次降息,而2016年会再降两次。若资本流出状况稳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在年内累计下调3个百分点,以补充流动性。
巴克莱、野村、德意志银行等都预期明年再有2次降息,不过摩根大通认为降息幅度相对和缓,只会在第二季度有一次降息。市场普遍认为,2016年底央行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水平将降至3.85%左右。
而随着政策刺激在保增长战役中变得愈发重要,其执行上的透明和与市场的及时沟通将成为各项策略推行及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8月初央行推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次性贬值2%,全球市场哗然。野村证券全球市场投资首席策略分析师葛文高(Michael Kurtz)日前在记者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时不少人以为中国是想不择手段地利用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提升GDP。但这是个很大的误解,市场也对此过度反应了。事后证明,汇改是为了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所作的必要准备。周二(8月11日)进行汇率机制调整却等到周四才召开正式记者会,期间48小时让市场有了太充裕的想象空间。”
高盛在报告中提到,市场普遍认为事实上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在长期看来不可持续。由于市场一直认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会在某个时刻来临,并导致人民币的大幅贬值,8月初进行的人民币一次性贬值措施加强了这一预期。尽管央行随后澄清这是由于完善报价所带来的一次性调整,而非趋势性贬值,但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忧虑仍盘踞高位。
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师迪安竹预计,中国人民银行会引导人民币缓慢贬值3%至4%,在2016年底达6.6水平。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瑞银、巴克莱、野村证券及德意志银行等也持有相似观点,均认为201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将贬值至6.7至6.9水平。其中摩根士丹利及德意志银行预测2017年人民币汇率降跌破7。
瑞士银行财富管理投资总监、亚太区投资主管陈敏蓝表示,人民币大幅贬值是亚太区货币面临的一个重大尾部风险,但实质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