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双双回落,经济活动继续放缓。
据财新3日消息,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分别录得48.0和51.2,分别低于1月0.4个和1.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财新中国综合产出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9.4,再度跌至收缩区间。
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何帆认为,财新中国综合产出指数再次回到50荣枯线以下,表明经济仍然处于底部震荡阶段。整体来看,服务业发展优于制造业,经济结构再继续优化。
1月,财新中国PMI与国家统计局PMI走势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分化,走势趋向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制造业PMI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9.0和52.2,较1月下降0.4个和0.5个百分点。
财新中国PMI和国家统计局PMI均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形势。财新中国PMI中,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降至2009年1月以来的最低,综合用工规模连续第九个月出现下降,且降幅为近六个月来最大。国家统计局PMI中,制造业用工指数降至2013年3月来最低,服务业用工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
经济持续低迷,市场上呼吁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重视总需求管理的呼声日盛。在货币政策边际效益下降的情况下,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促改革,财政政策都将发挥主导作用。
即将召开全国“两会”上,财政赤字率或将近年来首次触及3%,规模达到2.1万亿-2.2万亿元,不计入赤字的专项债、依托政策性银行操作的专项建设基金,规模也会有所扩大。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用来稳增长,扩大总需求,也会有一部分用来化解过剩产能,起到托底的作用。但出台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防止经济增长突然失速,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非推动经济重回高速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