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声音日益强烈,而在国家层面上对于建筑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已达成共识,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建筑工业化多次被重点提及。
初夏的江南水乡,一幢黄色的两层小楼掩映在繁花和绿荫背后,从外观和设计上看和城市里别墅并无二致,但从结构和建造方式而言则有天壤之别。
这种装配式住宅是建筑工业化的样本之一,所有建筑部品由工厂生产,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这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建筑工业化”即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其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
宝业集团总经理庞巍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种180平左右新农村精装修装配式住宅成本价30万元左右,未来将通过国产化将成本进一步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长三角的多家工厂,深刻感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一方面,传统的建筑业中低端消费品供给过剩,去库存压力大,而产品质量和效率需提升;另一方面,高品质产品供不应求,国人海外置业和“扫货”越来越多。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已经相对成熟,近几年在国内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这不仅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在地方层面包括上海、福建和安徽等地也相继颁布了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和指导意见。
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样本:宝业的“三板斧”
宝业集团在建筑工业化领域探索始于20多年前。作为中美建筑节能基金发起单位,宝业集团从1994年开始涉足建筑工业化, 1996年承担国家建筑工业化的课题,1997年成为全国十个试点单位之一。在当下传统建筑业受到经济下行冲击下,早布局使得宝业集团能够更主动地把握市场方向,取得市场成绩。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建筑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一组监测的数据中管窥一二:与传统建筑相比,宝业的建筑工业化产品寿命增到100年,节能65%以上、节水60%以上、节材20%以上、节地(增加使用面积)7%-10%、节约人工40%以上、缩短工期1/3,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大幅降低PM2.5排放,降低碳排放70%。这背后主要得益于建筑业产业化新模式带来的变化。
“市场大洗牌已经来临,没有竞争力的规模小、资质差的建筑企业必将被淘汰一大批。” 庞巍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宝业集团等企业的工业化实践,给整个建筑业带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在三方面:
其一,改进生产方式,改变传统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推行建筑工业化和生产经营集约化。建筑工业化代表建筑领域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还能优胜劣汰提高产业集中度、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其二,提升生产要素,建筑业需要改善劳动力的供应、加大科技和创新要素的投入,引入更多技术型人才,促进建筑产业和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实现。
建筑工业化企业已经蜕变为高科技制造企业。以宝业集团为例,宝业迄今已申获建筑工业化类别专利57项,宝业还主编或参编了十多项国家和上海、安徽、浙江、湖北等地的建筑工业化标准。
最后,则是优化产业结构,这直接决定建筑业的供给能力。
在当前建筑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49.5%以上,且使用寿命只有30-50年的背景下,建筑工业化在节能环保和资源节约上具优势,能从源头提高建筑供给质量,满足新需求。
装配式建筑方式将传统现场操作部分转移到工厂,现场需要的人工、混凝土、模板、脚手架等大为减少,减少噪音、粉尘、废水等,大大降低环境污染,且建造快,受施工环境制约小,节约劳动力。
建筑工业化还可以和新型城镇化互相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是绿色和低碳,要求建筑产业改变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现状。
以宝业的装配式建筑为例,其通过从源头、全过程采用无公害绿色建材,以新风系统、地板采暖、同层排水等科技,真正实现建筑本身的节能、创能和蓄能。装配式建筑房屋构件精度更高,能最大限度消除墙体开裂、渗漏等建筑通病。同时,墙板集建筑外墙保温性能、装饰效果和墙体外围护功能于一体,也能减少入住后电力支出,节约能耗。
建筑工人转型
在宝业位于绍兴柯桥的建筑工业化工厂,90后的小王正在操作机器人(机械吸盘车)自动焊接。
小王是老家在安徽的农村小伙子,在宝业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车间里工作,日常工作是操作机器浇筑成型。占地数千平米的车间,30余名工人,每年出产异型构件数十万平方米。
从工地上没有任何保障的农民工转型为现代工厂里的产业工人,小王表示目标是成为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在宝业做建筑工人跟以前不一样,在车间内操作机器,不会日晒雨淋搬砖吃灰”。
建筑工业化不但为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更为其提供“市民保障”。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像小王这样的宝业工厂的工人不仅有五险一金,固定双休和法定节假日等,加班还有加班工资,月均收入逾5000元。
而小王的叔伯辈多在脏乱差建筑工地上做大工,做木工、打钢筋,而小王这样年轻的小工多被戏称为搬砖,都是重体力劳动者。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期结束,“用工荒”蔓延,工地工作越来越难吸引到年轻人。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声音日益强烈,而在国家层面上对于建筑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已达成共识,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建筑工业化多次被重点提及。
相较其他行业而言,建筑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分散、低水平、低效的传统粗放手工业生产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至今都多是以包工头为单位、小规模、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导致传统建筑业高成本、低效率。
“这都需要改革,建筑业需要实现规模化经营,走上机械化道路,实现建筑业产业化发展。” 宝业集团董事长庞宝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处在大建筑行业上下游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材企业都在谋求转型。
武器、短板与护城河
装配化既是建筑工业化的武器,也是其短板所在。
“装配式的缺点是需以各种材料、构件生产基地为基础,一次投资很大;构件定型后灵活性小,处理不当易使住宅建筑单调、呆板等等。”一位建筑业内人士表示。
对此,庞巍祥称,目前宝业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条件已经可以支持高层,高层和低多层采用不同的技术体系。低多层建筑采用轻钢装配式结构,高层则是叠合板剪力墙结构和套筒实心剪力墙结构,最高已可建超过100米以上的建筑。而且,其整体性和抗震性也高于传统现浇房屋。
“装修时要对墙体进行改造,装配式建筑也有一定局限性。”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标准化并不意味着让建筑失去个性,相反让多样化、个性化成为可能,标准化的是方法和过程。建筑工业化是个不逊于人体工学的复杂系统,不仅是装配化,也不等于没有个性。
装配式建筑可以在进入工厂生产的前期就根据业主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和改造,通过运用BIM技术(数字化全过程建筑信息模型)等现代建筑科技,实现了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就是说业主对墙体的改造需求可以在前期就被满足,不再需要二次装修。
工业化建筑的价格并不必然高于传统建筑,大规模量产后成本将持续降低。目前宝业装配式建筑每平米已经与传统的建筑基本持平,“这个数据可以通过规模化和技术创新逐渐降低,甚至为负。”庞巍祥介绍。
这样普通人都有能力消费,可以像买车一样拥有几套不同功能和档次的住宅。
庞宝根认为建筑工业化的护城河在于,建筑工业化是对大建筑业全产业链的技术和管理变革,核心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需要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进行五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
拉动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宝业研发的1栋装配式建筑分解成部品约有8万个,而1辆丰田的汽车部品件数量约为3万个,1架波音747飞机部品件数量约为600万个。因此,作为一整个产业链,建筑工业化还会带动零部件工业规模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填补和平时期军工产业的衰退留下的经济空白。同时,住宅改变了,社会也就改变了。”庞宝根介绍说。
建筑工业化可以拉动上下游的一系列制造业,相关产业链庞大,比如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地暖和厨卫等等,促进冶金、建材、装饰等行业的发展,促进防火、防腐、保温、墙材和整体厨卫产品与技术的提高,对地方经济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无论是持续的科研投入,还是生产线的规模化扩张,都不可避免的遇到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短板。
对宝业来说,钱不是问题。其账上有充沛的现金流,“2015年公司纳税就超过20亿,银行贷款只有2亿多,基本上不需要贷款。”庞巍祥笑言,最大的困难是人才储备和公司扩张时期内部的管理等问题。
因为建筑材料较重和体积庞大,运输半径也受到限制。作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宝业已建成上海(浦东、青浦)、浙江(绍兴、衢州)、安徽(合肥、蒙城)、湖北(武汉)等制造基地,也只能覆盖三省一市。
拉动住宅消费之外,建筑工业化还把传统现场的零散建筑施工业务变成了在工厂做的工业制造业,把税收留在了当地,以宝业为例,其2015年的税收达20.17亿。
特别是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来说意味着商业模式的变革。传统建筑施工业务,其人工及砂、土、石料等原材料采购对象没有发票或者取得的发票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进项税额无法正常抵扣。这就迫使建筑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更多向正规供应商采购。
改革需要政策的跟进
民间投资下降在浙江也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宝业集团为例,在今年初刚投资10亿建衢州建筑工业化基地后,账上还趴着50多亿现金,“现在问题是没地方投,投不下去,政府不推出装配式建筑项目就不敢投资扩大生产线”。庞巍祥称,宝业现在已经决定进行建筑工业化全国布点,但又不敢投资,主要是因为很多地方政府没有给予创新企业一个发展平台,招投标还是套用抽签等老办法,企业的实力无法体现在招投标环节,甚至连招投标的门槛也进入不了。
2003年宝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并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建筑企业。“战略需要随时可以回归A股,也在回购部分股票。”庞巍祥称。
庞巍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创新了,但政府招投标方式还陈旧,“20年前摸彩球招投标方式还存在,比如说60多家竞标企业中就宝业一家是装配式建筑企业,抽签中标率六十分之一。我们希望对创新企业予以支持,定向邀标或者就综合考评”。
城乡建设的传统发展模式存在时间较长,在技术、利益、观念、体制各方面都存在保守性和依赖性。宝业所期望的邀请招标就并不能被广泛认可。
“现在的问题不是成本更高,而是观念。有些沿海城市接受很快,一把手把所有部门都叫过来参观学习,回去半年就落地了。但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这么快。”庞巍祥表示。
毛利润率只有3个点的宝业如何消化装配式住宅更高的成本?庞巍祥称宝业装配式建筑从不要政府补贴,按市场价承建,但全产业链可消化吸收,比如在配套门窗、幕墙、绿化等相关产业补回来,而以后规模效应会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庞宝根看来,住宅产业化目前的难点是虽然市场、企业、研究者等专业人士接受了,但政府尤其基层政府接受度不高。虽然国务院下文,传导到基层还需要观念培育和过程。“国内主要财政运转还是在县市一级,创新的东西落实到基层政府很难,推进慢。而像合肥市的领导就很敏锐地认识到发展建筑工业化的迫切性,装配式住宅在合肥落地很快,2012年开始试行,现在合肥市保障房百分之五十使用装配式住宅,连PM2.5都降了不少。”
上海对建筑工业化支持力度也很大,目前宝业在上海的营收占到总营收的五分之一。上海2012年开始以政策扶持推进建筑工业化,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希望我们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都能像日本一样真正认识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地位。建筑工业化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一位官员于1968年提出的,认为建筑工业化是与汽车、家电相匹敌的大制造业。此后,日本政府大力支持了丰田、松下、大和等企业发展建筑工业化,如今都早已成为世界500强。”庞宝根最后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