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周一(8月15日)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非常接近底部,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有很大可能性在今后一两年成功触底。
刘世锦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要使资源更多地流向创新活动,服务业中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等极易形成经济泡沫,吸引大量资源脱实向虚,削弱创新发展的能力,必须高度警惕、及时抑制各种形态的经济泡沫。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非常接近底部,正处在压力和困难较大、同时已看到转型成功曙光的时候。”刘世锦在文中表示,若供给侧改革有实质进展,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在一两年内触底,即进入L型的下边--一个速度适当、更具创造性和可持续性的中高速增长平台。
他称,从国际经验看,这个平台有可能稳定5到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从而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打下稳固基础。
刘世锦分析称,中国要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大部分追赶应完成于中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期后主要是质量追赶。与数量追赶期相比,质量追赶期的一个特点是外在的变化趋缓、追赶难度加大,主要由过去的“铺摊子”转向“上台阶”。
这就需要纠正资源错配、激励产业升级,并加快创新发展。在加快创新发展方面,政府应更“聪明”地发挥作用,包括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为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激励。
他强调,尽管当前服务业所占比重已超过制造业,但制造业仍然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也是创新活动的重心所在。必须牢固确立制造立国、实体经济为本、创新驱动的理念和政策导向。
“服务业中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等极易形成经济泡沫,吸引大量资源脱实向虚,削弱创新发展的能力,甚至导致金融和经济大幅波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他称,必须高度警惕、及时抑制各种形态的经济泡沫,把资源尽量引导到有利于促进创新、提升要素生产率的领域。
此外,刘世锦还表示,要鼓励各地开展创新竞争。创新型城市或区域创新中心并非人为指定的,而是在竞争中形成的。新阶段应使改善创新环境成为地方竞争的新元素。应给地方和基层更大的创新试验空间,鼓励形成各有所长、特色鲜明的创新模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