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庆楼市迎“霜降” 南京、苏州等地住宅成交“速冻”

来源:人民网 作者:徐倩 2016-10-08 17:46: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国庆期间,从9月30日至10月7日晚间,共有包括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深圳、广州、佛山、南宁、南京、厦门、珠海、东莞、福州、惠州、佛山在内的20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新政。

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国庆期间,从9月30日至10月7日晚间,共有包括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深圳、广州、佛山、南宁、南京、厦门、珠海、东莞、福州、惠州、佛山在内的20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新政。

密集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对市场来说犹如“霜降”,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热点城市成交数据显示,主要监测的城市中日均成交面积环比下滑48%,超九成城市环比出现回落,仅韶关成交上升,各线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同比来看,热点城市中,广州、深圳成交面积同比上涨489%、105%,而北京和南京则分别下降34%和14%。在长三角城市中,之前热点城市南京和苏州的成交量均迅速滑落。

南京、苏州成交量“速冻”

在一、二线重点城市中,北京成交量下滑最为突出,环比成交面积下滑92%,同比成交面积下滑34%。

这与北京率先出台调控政策相关,9月30日,即国庆假期前一晚,北京市连夜出台楼市调控新,包括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这些政策被业内认为“北京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也为各地调控政策的升级提供了“范本”意义。

在北京调控政策出台,此前被誉为楼市“四小龙”而热点二线城市也相继出台加强版的调控政策。

以南京为例,在相继出台了限购、“宁十三条”、限贷等调控政策之后,南京楼市成交量“速冻”,国庆7天只认购了1307套新房,与去年同期2851套相比,下滑超过50%,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低。

来自南京网上房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南京市新房成交已有110449套,日均成量套数约400套,创下历史新高。国庆首日,市场依然很火,当天新房认购达497套,成交149套;升级版新政亮相后的首日,楼市认购量却出现大幅回落,10月6日和10月7日认购套数仅为37套和33套,滑落至“冰点”,是南京继2011年后,5年来国庆期间成交量最低的一次。

不仅是南京,10月3日,苏州连夜出台升级限购、限贷的政策,从10月5日开始,苏州五大区每日成交量不足百套,9月5日至9月7日分别为95套、44套、28套,而在限购、限贷政策前,苏州楼市日成交量均过千套。

“各个城市间的政策会产生叠加的效果。从国庆长假期间的成交量来看,市场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下滑,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大部分市场的成交量跌幅已经超过了30%。”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四季度将迎“市场拐点”

记者注意到,经过国庆期间调控政策的出台,目前限购城市迅速从8个增至20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苏州、郑州、成都、济南、无锡、合肥、武汉、南京、广州、深圳、佛山、厦门、东莞、珠海、福州、上海、三亚、杭州。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后续一些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部分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都会有收紧政策的可能。例如,青岛、南昌、长沙、重庆、太原、昆明、西安、嘉兴、宁波、常州等城市。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本次房地产调控堪称史上最严。各地步调一致、态度坚决、政策严厉,并有央媒引导舆论,可能是各地落实最新中央精神,建议重视此次调控决心。“我们判断房地产小周期趋于结束,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

对于未来房价的走势,张大伟预计:“四季度成交下滑是大概率事件,今年在成色十足的‘金九’之后,‘银十’的成交量会有一个明显的下调。政策收紧后,房价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预计涨幅或将收窄。”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房地产市场趋势来看,本轮调控政策在今年10月初集中发布,北京、深圳、苏州、南京、厦门、合肥等城市较为严厉,市场率先调整极有可能会从上述城市开始。按照房地产周期判断来看,6-8个月之后也就是2017年年中开始,伴随着供应量的增加,预计明年上半年市场去化周期会进一步回升至12个月以上,个案价格有可能会在2016年年中出现下调,尤其是本轮楼市上涨幅度较大中高端楼盘以及“地王”频出的板块极有可能率先降价。届时,上述城市甚至更多的调控城市将进入市场调整期,调控效果将显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