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17年资本市场10大投资要点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16-12-27 15:10: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绝大多数证明“人民币贬值合理”的分析,其实和2015年上半年“创业板估值150倍仍然不贵”类似。

2016年即将过去,尽管资本市场有一些波动,但和过去市场曾经展现过的巨幅波动比较,比如2005年到2007年指数500%涨幅、2015年创业板指数150倍的市盈率(PE),美国十年期国债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的收益率下降到2010年以后的2%,2016年应该可以算是平静的一年。

即将来到的2017年,在这个上证综指达到历史最高点6124点的10周年里,投资者们又应该注意哪些方向呢?这里,笔者将阐述2017年投资者们应该注意的要点。

贬值这事儿会轮到美元吗

尽管在2016年,人民币贬值概念被炒作到甚嚣尘上,无数资金在恐慌的驱使下出国寻觅资产,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其实这主要不是人民币贬值,而是美元升值。比如1997年的泰铢,我们就可以说泰铢贬值,因为当时泰铢兑几乎所有货币都在贬值。但是,2016年的人民币相对美元,和一些跟随美元的货币贬值,而美元几乎对所有其它货币都在升值。

所以,2016年我们看到绝大多数证明“人民币贬值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其实和2015年上半年的“创业板估值150倍仍然不贵”是类似的。而又有多少人能确定对自己说,懂国际汇率,相信美元会一直升值?毕竟,汇率的判断是国际资本市场最困难的项目之一。不是专业投资者的普罗大众,又能对它做出多少准确的判断呢?

新股中签收益率走低

目前,二级市场参与新股申购的投资者数量逐渐增多,从2016年年初的700万有效申购,上涨到目前1300万到1400万左右。同时,随着新股发行的逐渐常态化,上市的公司也越来越多。这两种因素的合力,应该会导致新股中签收益率在新的一年里逐步走低。

香港国企股的定价权向内地资本倾斜

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大陆资本和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目前,香港市场最低估、最被国际资本回避的,主要是国企类股票。目前,Wind统计的恒生指数PE和市净率(PB)分别为11.2倍、1.04倍,而恒生国企指数只有7.7倍、0.87倍,同行业的国企股估值也明显低于本地港股和外资股。尽管国际资本对国企股票相对回避,但是南下的内地资本却是最熟悉这些股票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分股票的定价权,或许会向内地资本倾斜。

从投资者数量看A股发展潜力

尽管2016年的A股市场并不太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不可以小觑A股市场的潜力。仅从投资者数量上,我们就可以一窥端倪。

目前,全国总人口大概在13亿多,其中证券账户有资金股票的大概是5000万,其中有打新资格的大约只有3000万人,而每天活跃参与打新的只有大概1300万人,占总人口仅有1%。而以1989年中国台湾股市大泡沫来看,当时全岛2000万人口,竟然有1000万活跃股票交易者,占总人口的50%。

与此同时,内地资本市场总市值与GDP的比例、居民持有证券的总市值与GDP的比例,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由此可见,内地A股市场的发展,仍然大有可为。

地产价格与租金回报率

不管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有多少理由(确实有很多支撑的逻辑,比如城市化、资本流入、投资品缺乏等等),但它们还是太贵了。

如果说在2015年,2%的整体出租回报率已经让人感到惊诧,那么目前,不少一线城市的大户型公寓(120平方米以上)出租回报率低于1.5%、甚至达到1%。小户型的公寓会相对好一些,但也不太容易能够超过1.5%。尽管中国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一线城市的重要性对于这个国家来讲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的价格来说,地产已经太贵了。

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国之利器

尽管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占据经济中较大的比例,但是,在可见的将来,特别是在经济下行中,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会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

这种现象是由几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中国在有些方面仍然缺乏一定的基础设施,比如航空、高铁、城市管线和地铁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产生一定的衍射作用,拉动其它方面的经济;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政府最有效的刺激经济的手段。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很难预测

笔者做研究十年,感到最难以预测的资产价格,首推大宗商品,其次是外汇。尽管目前市场对大宗商品的价格预期相对比较乐观,但我们必须如实承认,预测其价格波动实际上非常困难。

举例来说,在2014年初,有多少人会预料到原油的价格会从100美元一路跌破30美元?而之后的反弹又有多少人看对?在2015年,又有多少人预料煤炭价格会在2016年一飞冲天?

因此,笔者以为,除非有非常大的把握,否则与其徒劳的预测大宗商品的价格,不如承认自己对大宗商品价格判断的无力,然后把赌注压在能看得更清楚的事情上面。

债券市场的调整与可能的机会

债券市场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但是这种调整会持续吗?在市场急跌之后,收益率再度下行的空间已经打开,同时经济增速仍然没有明显的提振,那么现在是抄底的时候吗?

总体来看,笔者以为,目前的债券市场仍然没有到可以本垒打的时候。一方面在微观市场上,收益率上行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整体幅度并不算太大,同时信用利差没有有效放大,收益率曲线长端的上行速度也远不如短端;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来看,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上涨的势头仍然非常明显,是否会产生经济增速不涨、通胀上升的情况,仍然值得投资者关注。

不过,在收益率大涨之后的现在,是否能捕捉到一些交易性机会,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此外,如果市场继续大幅调整,那么在收益率上行累积到足够当量后,也许会出现不错的长期性机会。

证券交易账户网络安全性急需加强

从普遍的情况来看,内地证券市场的证券交易账户,其安全性能比普遍使用U盾、短信验证等防护措施的银行账户相对较低。

在过去,由于证券交易账户的对手账户均为内地账户,所以账户的安全问题并不突出。但是,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交易对手很可能是海外账户。因此,一旦发生涉及海外账户的计算机安全性事故,事后追查会变得异常艰难。这就使得证券账户的安全性加强,变得尤为紧迫。

A股、H股估值长期趋同

尽管由于制度安排,A股和H股的估值在过去并不趋同,但是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未来这种趋同或将成为一个大方向的趋势。

一方面,对于逐利的资本来说,同股不同价会导致资本在长期更倾向于买入便宜的股票。在过去,这种买卖十分艰难,但是现在在新的制度安排下,则变得容易了许多。事实上,笔者曾经做过的一个研究显示,在长期买入相对H股估值最低的A股股票,可以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尽管在短期尚无端倪,但是允许投资者以某种手段进行跨市场套利,或许会在未来慢慢出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