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11月CPI同比上涨1.7% 涨幅连续10个月低于2%

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12-09 09:36: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11月CPI同比上涨1.7% 涨幅连续10个月低于2%)

中国11月CPI同比上涨1.7%,涨幅连续10个月低于2%,专家预计全年通胀压力温和。中国11月PPI同比上涨5.8%,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2017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

2017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下降1.1%,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上涨3.1%。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5%。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城市和农村均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5%,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下降0.1%。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2%,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下降9.5%,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4.8%,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9.0%,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5.6%,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7%,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2%,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1.5%,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

11月份,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均上涨。其中,医疗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7.0%、2.8%和2.0%,其他用品和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7%和1.5%,交通和通信、衣着价格分别上涨1.3%和1.2%。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下降4.8%,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2.1%,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8%,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11月份,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五涨一降一平。其中,衣着、交通和通信价格均上涨0.5%,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0.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持平。

附注

1、指标解释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统计范围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3、调查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抽选确定调查网点,按照“定人、定点、定时”的原则,直接派人到调查网点采集原始价格。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8.8万余家价格调查点,包括商场(店)、超市、农贸市场、服务网点和互联网电商等。

2017年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8%

2017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8%,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7.1%,环比上涨0.6%。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3%。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5%,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5.5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0.8%,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9.7%,加工工业价格上涨6.3%。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6%,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衣着价格上涨0.7%,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1.7%,耐用消费品价格持平(涨跌幅度为0,下同)。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同比上涨14.7%,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3.1%,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10.2%,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8.0%。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上涨0.6%,

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7%,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0%,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3%。生活资料价格环比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持平,衣着价格上涨0.1%,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环比上涨1.8%,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2%。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2、统计范围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统计调查涵盖1638个基本分类的2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调查涵盖900多个基本分类的1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

3、调查方法

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采取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采用重点调查方法;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涉及全国400多个城市的5万余家工业企业。

4、工业行业划分标准的依据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

统计局解读:2017年11月份CPI、PPI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7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7%;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5.8%。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进行了解读。

一、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同比涨幅回落

从环比看,CPI基本平稳。食品价格下降0.5%。其中,鲜菜价格下降4.8%,主要原因是11月份除个别寒冷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温和,利于蔬菜生产和储运,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水产品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1.3%和0.8%,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6个百分点。因冬季需求增加,牛、羊肉价格分别上涨0.4%和2.0%;鸡蛋价格上涨2.1%;鲜果价格上涨2.1%,上述四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1%。其中,能源价格继续上涨,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3%和3.8%;服装换季,价格上涨0.7%,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1.1%,降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9.0%,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96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7.0%,居住类价格上涨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0%。

据测算,在11月份1.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0.2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5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回落

从环比看,PPI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与上月涨幅相同。从主要行业看,涨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上涨6.2%和0.5%;涨幅回落的有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上涨1.9%、1.4%和1.3%;由升转降的有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0.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升转平。

从同比看,PPI涨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5%,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20.3%,比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涨幅回落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3.9%,比上月回落6.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4.4%,回落5.6个百分点;石油加工业,上涨13.8%,回落1.7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8.6%,回落11.1个百分点。上述五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3.27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56.4%。

据测算,在11月份5.8%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1.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4.1个百分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