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经济增长美联储加息“势单力薄” 美元难返牛市)
2017年,在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未达预期、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等因素作用下,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持续下行,衡量美元对全球一篮子货币汇率强弱的美元指数全年下跌逾9%,为十年来最大跌幅。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美元仍将面临多重压力,恐难逆转颓势。
美元在2017年的走势出乎市场预料。在2016年年末,多家投资机构曾表示,市场看好特朗普上台后兑现其减税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竞选承诺,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也有望加快加息步伐,预计美元将延续金融危机以来的牛市。
然而,美元指数在2017年年初触及103.8的最高点后,年内持续走低,一度跌至91.3,为2015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均下跌。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财政刺激政策未达预期,以及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全球经济复苏是此轮美元走弱的主要推手。
中信资本旗下对冲基金CCTrack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萨维奇对记者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年内试图推动国会废除奥 巴马医改法案遭遇失败,并深陷“通俄门”调查,与国会共和党人裂痕明显,这让投资者对于特朗普政府能否顺利推行财政刺激措施疑虑重重,美元因此承压下行。
萨维奇说,此外,虽然美国经济仍保持2%以上的增长,但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加快,欧元区更是完成了从1%到接近2.5%的增长提速,这让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表现不再亮眼,美元牛市得以遏制。
美联储12月份发布的季度经济预测显示,今明两年美国经济预计分别增长2.5%,高于9月份预测的2.4%和2.1%。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也上调了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17年欧元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4%,2018年增长2.3%,较此前的预测值分别高出0.2和0.5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10月份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较7月份时均上调0.1个百分点,分别至3.6%和3.7%,同时也上调了包括欧元区、日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期。
此外,全球其他主要央行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分化缩小也将令美元承压下行。
在美国经济稳健增长的背景下,美联储在2017年宣布加息三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1.25%至1.5%的水平,符合市场预期。但与此同时,美国通胀水平迟迟未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市场预计美联储未来不会加快加息节奏,难以对美元形成支撑。
不少机构认为,尽管包括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仍在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但随着主要经济体经济提速、通胀回升,各国央行有望转为更为“鹰派”的政策立场,缩小数年来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分化,未来美元难有上涨空间。
摩根士丹利全球货币政策分析师汉斯·雷德克指出,美联储加息在全球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显得“势单力薄”,不足以支撑美元牛市。他甚至预计,美元或将进入长达六年的下行通道。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将于2018年实施的税改法案将使部分海外资金回流,或在短期内对美元形成支撑,但长远来看,美元难以重拾牛市。
延伸阅读>>>
资产泡沫、地缘风险、贸易摩擦:悬在2018年全球经济3.7%增长路上的三柄利剑
单就国民生产总值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表现可谓近十年来最佳。除了认同这一点,法国兴业银行的报告中还称,没有哪个主要经济体存在经济过热迹象。而在各大金融机构陆续发布的2018年经济预测报告中,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态度惊人一致,多数机构将明年的全球GDP增幅预设在3.7%左右。摩根士丹利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升温,实现更高增长和稳定通胀。
12月26日是很多西方国家的Boxing Day(节礼日),也是一年一度降价最狠的商家打折日,这一天,比特币价格却以两位数涨幅突破1.6万美元,与22日大跌后的低点相比上涨43%,比起2017年1月4日的价格1140美元,飙升14倍。仅仅一天后,这个被即将退休的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贬作“高度投机资产”的虚拟货币又涨到1.7611万美元。
在一些经济学家眼里,比特币的“疯狂”恰恰印证了全球经济超预期增长美景下潜伏的资产泡沫风险。事实上,泡沫已随处可见,不动产和其他资产价格在世界很多地方屡创新高。上个月,达·芬奇的油画《救世主》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53亿美元成交,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艺术品。
很多收藏家惊掉下巴。“你能相信吗?”在现场亲眼目睹了那短短19分钟竞拍过程的慈善家布罗德(Eli Broad)说,“这太疯狂了。”
同样是26日,19个欧元区成员国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重启欧元区改革讨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要趁着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增加欧元区未来对抗金融危机的能力。
在各大金融机构陆续发布的2018年经济预测报告中,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态度惊人一致,多数机构将明年的全球GDP增幅预设在3.7%左右。
不过,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罗奇(Stephen Roach)指出,在朝核问题、中美贸易摩擦、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不断上升之际,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面临巨变,前景远未确定。
欧洲延续增长势头
基于全球经济在2017年后半段实现了广泛的、超出预期的同步增长,2017年岁末,各大机构纷纷改写此前预测,承认低估了今年的经济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从3.4%调高到3.6%,欧元区经济增长从1.5%调高到2.1%。
经合组织(OECD)也预计,欧元区凭借十年来“最强劲”增长,2017年增长料将超过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达到2.4%,预计2018年为2.1%,2019年为1.9%;这与2017年年初预计的1.4%相比堪称惊艳,比起9月份预测的今年2.1%、明年1.9%也是调高不少。
单就国民生产总值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表现也可谓近十年来最佳。除了认同这一点,法国兴业银行的报告中还称,没有哪个主要经济体存在经济过热迹象。摩根士丹利也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升温,实现更高增长和稳定通胀。
尽管欧洲的经济数据翻了身,但2017年代表欧洲股市的斯托克600指数却仅上涨8%,与同期上涨了20%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相比逊色不少。
花旗银行预测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明年将上涨17%。该行在其年度前景报告中指出,无论是从地域还是行业角度衡量,欧元区都将迎来一段强劲增长。花旗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复苏周期的末端,或可称为繁荣周期的早期阶段,欧洲公司在经历了长期经济增长停滞后,明年有望实现至少10%的增长。
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仍将引领欧元区成长。位于慕尼黑的伊福经济研究所(IFO)所长福伊斯特(Clemens Fuest)表示,德国经济正蓬勃发展,2018年将继续延续2017年的增长势头。IFO最近大幅上调德国经济增长预期,将2017年GDP增长从1.8%调至2.3%,2018年从2.0%上调至2.6%,2019年为2.1%。
2018年欧洲的经济前景也面临不少挑战,仅就内部而言,久拖未决的德国政府执政联盟、3月份的意大利大选、矛盾重重的英国脱欧谈判以及欧元区改革、难民问题等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但在高盛看来,欧元区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支持区域经济继续扩张。
欧洲央行被市场认为不会在2018年完全停止刺激计划,至少在9月份之前,欧央行还会以每月300亿欧元的规模购买政府和企业债券;并且在2019年前,欧央行都会将利率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英国央行也被判定不太可能加息,除了要继续跟欧盟展开艰难谈判,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还要分神应付来自保守党内部的挑战,2018年不排除有可能被迫提前大选。
斯坦福大学教授博斯金(Michael J。 Boskin)说,2017年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能否在2018年延续下去,将取决于美国和全球的货币、财政、贸易和相关政策。与朝核问题和中美贸易摩擦相比,他认为未来一年最显著的风险是欧洲经济好转局面出现停滞以及中东产油区再次爆发紧张局势,他也寄希望于欧盟和英国能达成合理脱欧协议,以维护双方密切的贸易关系,避免贸易下降造成更广泛的伤害。
新兴市场挑大梁
与欧洲伙伴相比,大洋彼岸的美联储显然对本国经济信心更足,其最新预测显示,2017年和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均为2.5%;继2017年三度加息后,预计2018年还将加息三次。
市场分析师近来也纷纷调高对美经济预期。野村证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Lewis Alexander)认为,特朗普政府税改和增加财政开支,有望为今后两年的美国GDP分别贡献0.7和0.2个百分点的涨幅。高盛也因此把2018年美国GDP增长率上调0.3个百分点至2.6%。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并没有这么乐观,IMF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分别为2.2%和2%。IMF的报告还特别指出,考虑到美国经济已接近充分就业水平,任何财政刺激措施的退出都会进一步推高美国债务水平,加剧全球经常账户失衡。
综合而言,美国经济还存在财政刺激未达效果、通胀走高加剧紧缩货币政策、激进政策引发贸易纠纷等风险。
新兴市场则被公认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据IMF预测,2018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升至4.9%;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有望达到77%,较2017年再增加2个百分点。
在经历连续两年的衰退后,拉美地区经济也告别萎缩,恢复增长。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可能导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压力,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竞争性减税加剧,以及国内政治动荡、极端天气事件、恐怖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不过IMF也指出,随着新兴市场国家政府的调节能力提高,对于美联储加息等全球货币紧缩政策的应对能力也在增强。
因为经济改革颇具成效,印度受到普遍看好。英国智库经济及企业研究中心(CEBR)上周发布的2018年全球经济排行榜显示,以美元计算,2018年印度将挤下英法两国,晋升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CEBR还预计,印度将在2027年前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美、中的第三大经济体;到2032年,中国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也将进入前十名,挤下意大利和加拿大,俄国将从11名跌至17名;印度则在本世纪下半叶坐上头把交椅。
美国政策冲击波
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强调要扭转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在他的贸易保护主义论调阴影笼罩下,人们对全球贸易前景忧心忡忡。但最终,2017年全球贸易在经历2016年的低迷后复苏超过预期,IMF将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测上调至4.2%,超过全球经济增长数据。
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虽然看似雷声大、雨点小,但美国采取加息、缩表、减税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对全球经济和贸易走势带来的影响目前仍未可知。
税改将使美国企业税率从35%减至21%,许多分析师预计,削减企业税将额外提振企业2018年获利增长7%-10%;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税改很可能进一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
而德国人则担心美国税改会导致投资转移。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测算认为,美国减税后企业实际税收负担显著低于德国的28.2%,德企对美直接投资有望比税改前增长25%至1940亿欧元,相当于额外增加近390亿欧元。福伊斯特警告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必须考虑采取应对措施,为本土企业减负,否则投资和就业会向美国转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