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桥飞架粤港澳 港珠澳大桥这笔“账”该怎么算)
2017年的最后一天,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亮灯,大桥上的三座通航孔桥和人工岛,连同香港、珠海、澳门组成一串绚丽的珠链,跨越伶仃洋,点亮大洋上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个落脚点,港珠澳大桥从提出方案到最终建成,历时14年,期间几经波折,伴随无数期待的同时也有多方争议。
港珠澳大桥被寄予了打通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交通网络“任督二脉”,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和配置期望。如今虽然大桥璀璨面世,但围绕“千亿投资如何才能物有所值”,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如何破题?三地经济如何受益于大桥的开通?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实地走访港珠澳大桥,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探究。
千亿大桥长啥样?
这座投资了上千亿元、耗时十余年、创下多个“世界之最”的大桥长什么样?在地图从东向西看,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国际机场,途经大澳,跨越珠江口,在珠海分成“Y”字型,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大桥进行实地走访。驱车从施工便桥来到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口岸区域内的空地还在施工建设,部分空地刚刚种上草皮和绿化植物,珠海口岸前立着一指示杆,西边指向珠海口岸,西南指向澳门口岸,珠海口岸和澳门口岸连在一起成为整座大桥的出入通关口岸。
紧接着,经过位于口岸前方的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记者驱车上桥,桥面双向共六车道,中间被白色栏杆隔开,大桥两边的海面上泛起层层浪花,从珠海方向出发往香港方向驶去,左边是珠海知名的旅游景点情侣路及一排错落有致的海边住宅楼宇,右上角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路驱车前行,记者依次经过了三座通航斜拉大桥,即九洲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青州航道桥,它们分别对应着风帆、海豚、中国结的造型。
据工作人员介绍,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桥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桥梁的东西人工岛,主体桥梁包括三座通航斜拉桥和约20公里的非通航孔桥。值得一提的是,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如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此外,大桥所在海域还是中华白海豚的最大栖息地,也是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通关后出发,前往香港大概需耗时半小时,而去澳门则较近,到达澳门填海新区用时不到半小时。记者采访时发现,桥上还有数台施工车辆和多位建设工人对大桥的照明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铺设和调试。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港珠澳大桥跨界通行政策研究工作小组组长苏毅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已经具备通车条件,但还要等待验收,预计大桥珠海段将在春节前完成验收,而三地口岸的设施还要进一步完善才能真正通行,2018年大桥将从建设转入运营。
三大问题引人关注
2017年12月31日晚,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在粤港分界线附近的东人工岛举行亮灯仪式,宣示大桥已具备通车条件。这时,苏毅回想起八年前的一幕: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大声宣布,“大桥融资问题已解决,年内一定开工”,不禁万分感慨。从大桥的前期论证、投融资方案选择、三地政府协议的签署、项目建设到目前牵头跨界通行政策研究,苏毅整整陪伴大桥近14年,见证了一个“超级工程”的方方面面,“希望大桥在新时代不骛于虚声,真正开启港珠澳大桥元年。”
时至今日,围绕大桥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间依然有不少争议和质疑,“有担心是正常的,对我们也是好事,这会倒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面对记者关注的几个问题,苏毅开诚布公地一一回应。
第一,两地牌照车辆不足,是否会导致大桥资源浪费?对此,苏毅表示,粤港、粤澳间车辆配额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目前三地正协商多个解决方式:一是香港和内地分别探讨适当增加牌照配额;二是港澳之间是一个新增量,可以增加;三是借鉴深港西部通道,优化设置一次性配额牌照;四是目前也在探讨香港单牌车来广东,粤港澳三地的车上桥旅游开发等方式。“我们做过测算,在现有的牌照配额条件下,尽管直接财务效益不太乐观,但社会效益是不错的。虽然目前政府放宽调节力度和消费者的预期有一定的距离,但政府未来还会根据口岸的承载能力和人流情况进行弹性调节。”事实上,2017年8月,粤港两地政府宣布发放3000个港珠澳大桥香港两地牌私家车配额时,由于申请踊跃,到了12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宣布,粤港两地政府决定额外增发7000个配额。
第二,三地口岸停车场的容量是否足够?通关是否便捷?对此,苏毅表示,在跨境交通方面,三地口岸之间将设有穿梭巴士,为旅客提供来往澳门和香港口岸以及珠海和香港口岸之间的接驳服务。至于三地停车场的容量、怎么开通接驳巴士、开通多少线路、怎么接驳等都由三地政府各自统筹规划,目前正稳步推进。而通关方面,粤澳两地查验部门联手合作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通关模式将在港珠澳大桥的澳门—珠海边检大楼实施,将极大地方便两地民众的交流。
第三,关于大桥的收费,苏毅对近期召开的听证会评价是“过程和结果都相当积极”。据了解,此次听证方案一为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穿梭巴士、过境巴士45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听证方案二为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穿梭巴士450元/车·次,过境巴士20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而现场大部分听证会参加人赞同方案二。“大家的诉求都是要便宜,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定价不能太高,要社会效益最大化,但毕竟是一项巨大的投资,我们也要兼顾偿还大桥建设的银团贷款,因此要在两者间找一个平衡点。”
作为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的成果,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为未来粤港澳进一步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苏毅坦言,三地合作很愉快,但过程也很艰难,“包括大桥线位、钱怎么出、谁出多少、通关怎么才能便利普通民众、三地管制如何放松等等,各个政府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监管规则,在三地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实属不易。”也因此,在地方层面和中央层面都分别成立了一个联络委员会和专责小组,负责协调三地的利益诉求。
苏毅还告诉记者,三地各有不同的法律和制度,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三地正研究制定一套创新性的满足各界需求的跨界通行政策,真正让大桥发挥最大效益。
三地企业眼中的
大桥商机
“我们的港珠澳大桥线路一推出,3个小时就收满游客了。”广州一旅行社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记者采访时发现,目前已有珠海、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城市的部分旅行社开通了港珠澳大桥一日游的线路,且报名的游客络绎不绝。据介绍,具体行程是从珠海湾仔码头出海,途经澳门三座跨海大桥后,再近距离观赏港珠澳大桥。
即将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为打造大珠江三角洲三小时经济圈提供了现实可能,在许多旅游业人士看来,港珠澳大桥为三地旅游带来新的契机,香港丽新集团就是其中一个嗅到商机的港企。“选择在横琴建设新的旅游地产项目更重要是看中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丽新集团在横琴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创新方董事总经理梁浩昌对记者表示,港珠澳大桥的交通优势会给项目带来很大的客流增量。
“预计每年会增加好几十万到一百万的客流增量。”梁浩昌分析,游玩香港顺道去澳门过夜的游客,有机会把他们的行程通过港珠澳大桥延伸至珠海横琴,因此,大桥起点在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给他们的旅游项目带来非常大的利好,特别是在开拓国际游客方面,如果没有这座桥,游客的多元化和数量会大打折扣。
尽管目前珠海已经有联系港澳之间的水上交通,但在梁浩昌看来,对于普通游客来说,陆路交通有两大优势:第一是水上交通容易受天气影响,出行的不可控因素较大,而陆路交通则比较稳定;第二是陆路交通出行成本更低,从香港到珠海水路往返成本约在300元~400元,而乘坐巴士走陆路的成本可能就在几十元左右。“现在香港有很多跨境服务,可以从香港各地去到大屿山交通枢纽,然后旅客再转乘过境巴士就可以到达对岸的珠海,因此大桥开通后香港人民多了一个便捷的娱乐休闲选择。”梁浩昌说。
也正因此,创新方项目在2016年与香港跨境服务公司冠忠巴士旗下的环岛旅运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发展香港和横琴之间的跨境巴士服务。“以前的跨境服务主要是连接粤东地区,现在有了大桥,需要申请更多额外的指标,开发粤西线路,发展香港和粤西的旅游经济。”梁浩昌说。
作为国家首批经济特区,在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与港澳陆路相连的湾区城市。而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侧、毗邻澳门的横琴自贸区也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与港澳陆桥连接的自贸区。在去年4月召开的媒体通报会上,横琴新区党委副书记叶真表示,自贸区成立两年间,在横琴注册企业以每个月1000多家的数量增长,目前已超过3万家,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6万亿元。
由澳门青年周运贤创办的跨境说也选择了落户横琴自贸区,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更有利于他的业务拓展。“我们平台有很多葡语系国家的客户,他们原来要从香港坐船到澳门,大桥开通估计旅程时间会缩短,而且大桥开通后货物往来可能会更加便捷。”周运贤介绍,公司更加偏向于国际化方向,因此交通的便捷会促进他们的国际商务往来。更重要的是,因为香港和珠海之间往来更加便捷,公司可以吸引来自香港的人才,“从大桥坐车过来会比坐船的成本更低,受天气影响也小。”周运贤说。
港澳借桥融入珠江西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初步进展。而港珠澳大桥开通以后,香港、澳门与粤东、粤西的互联互通将在物理空间上取得重要突破,港珠澳大桥被视为连通粤港澳之间的“脊梁”,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因此大桥最终的效用至关重要也备受关注。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告诉记者,大桥在做规划时,正好是珠三角一带出口加工业最兴旺的时候,当时珠江东岸的东莞、深圳出口明显高于西岸,但东岸和香港已经陆路相连了,设计这座桥就是为了让香港和西岸连接上,带动西岸出口加工业的发展,所以这座桥最初主要是以货运设计为初衷。但是,到了今天,珠三角的经济模式已经转型了,所以货流量可能没有当初规划时大,在这个大背景下,保证非货车也能使用这座桥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他看来,如今香港和澳门无论在土地空间、车辆保有量等方面都已经非常饱和了,但珠江西的空间会更大一些,广东对香港的开放调节度可以更大,他建议,广东可以考虑降低港澳车辆申请广东牌照的标准,比如只要证明交了税、买了房或开了公司等,都可以申请广东牌照。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将给港澳经济带来怎样的积极作用?方舟指出,事实上,现在港澳很多城市功能都面临空间的局限性,比如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物流仓储用地,如果有了大桥,或将可以把部分功能向西岸转移。“比如,如果横琴保税区可以和大桥联动,香港物流就可以以报税的方式放在珠海。”此外,方舟调研时还了解到,香港机场有些员工也在讨论,如果通车方便,完全可以住在珠海,在机场上班,但这关键在于通关的便捷性和成本问题。
方舟也提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期待,香港民众希望有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放宽车辆进入广东,实现湾区一体化生活;二是在个人所得税上有突破,让工作在内地的香港人可以按照香港的低税率来纳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认为,提高大桥的社会效益,让大桥真正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各地政府的开放心态,“政府足够开放的话,车辆通行的规则都可以变通和调整,这座大桥从最初设计的双‘Y’型到最后的单‘Y’型,释放了香港想加强与珠江西岸联系、拓展自己经济腹地的重要信号。”
此外,丁力还认为,珠海在其中也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虽然珠海本身的经济体量不大,但作为西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几年也释放了比较大的能量。”丁力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举措,还承载着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内地发展的重要功能,“港珠澳大桥从物理空间上把港澳和内地连在一起,三地可以相互渗透、推进融合,因此建设大桥的意义非常深远。”丁力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