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3家国内航空公司解禁手机 机载WiFi掘金前景广阔)
飞机,曾经一度被称为最后的网络信息孤岛。随着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机载WiFi的普及让旅客在空中网上冲浪、刷微博、聊微信成为可能。
继东航、海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陆续宣布为空中使用手机“解禁”之后,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也于1月21日零时起,在国航实际承运航班上允许使用部分便携式电子设备。至此,国内13家航空公司公布了“空中开机”时间。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航企机上WiFi服务虽处于试行阶段,暂没有向乘客进行收费,但未来可实践的商业模式有很多,比如与电商合作等。机上WiFi服务会显著提高乘客体验,今后将成为仅次于机票价格和航班时刻影响乘客选择航司的最重要因素。
“打电话”短期难实现
1月19日,国航官方微博发布通知称,自北京时间2018年1月21日零时起,乘客可在国航实际承运航班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简称PED)。
值得注意的是,有体验乘客反映空中WiFi的网速差强人意,微信文字聊天尚可,但发送图片和视频十分缓慢。对此,民航专家林智杰表示乃技术限制所致。
“目前主流的机上互联网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通过地面的基站,二是通过卫星。”林智杰称,这两种模式中,目前航空公司广泛使用的主流技术带宽都不太够用,只能支持一架飞机大约30至50个人同时上网,而且只能是轻度使用,大家同时观看流媒体等大流量的操作肯定难以满足。
空地联网使用WiFi上网,意味着要对飞机进行相应的改造。有业内人士就和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一套机载WiFi系统大概300万元-400万元,加上改装的工程费用、适航取证、软件平台、运维、技术支持等,成本约700万元左右。相比窄体飞机3亿元-5亿元的售价,航企搭载机载WiFi设备的价格约占到整个飞机成本的5%。
然而,上述人士表示,尽管为实现“空地互联”航企投入成本不菲,但航企可借此成为新的增值点,提高乘客体验的同时,尝试通过机票折扣调整、引入个性化服务提供商、与电商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商业成功,这也是对航空公司经营模式和创新思路的考验。
如今在飞机上已可以使用PED,未来在飞机上是否能够拨打电话?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从技术角度讲,打电话也可以实现,但成本高且牵涉到与三大运营商的利益分配问题。
“机上打电话需要将机上通信带宽与传输速率提高几十上百倍,并将通信卫星或ATG基站与地面网络进行融合,还要做机上话音传输的优化以及手机芯片算法升级,成本很高。”此外,上述人士还表示,由于目前机舱没有基站设备,如果不关闭手机或接打电话,手机寻找基站的最大功率信号将会对飞机敏感的通信导航系统造成影响,安全隐患大。
机载互联网业务风口在即
需求和提升空间也从侧面昭示着商机和掘金点。《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早在空中开机政策放开前,这个号称规模过千亿元的市场就已吸引到国内外企业前来布局。如去年,中国联通就和航美传媒合资成立了联通航美。
此外,相比国外航企按设备流量、按月以及按小时等众多计费模式,我国航企目前机上网络产品基本全部免费,未来“蓝海”前景广阔。
有调查报告表明,航空公司通过机上WiFi服务创造的辅助收入,有四个主要收入来源:一是WiFi服务使用费;二是电子商务与目的地购物;三是广告付费收入;四是优质内容,包括直播内容、付费视频等。
事实上,在油价回升,客货收益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包括机载互联网业务在内的非航业务收入将成为航空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考量,这对于目前商业开发能力普遍偏弱的中国航企而言既是机会也是考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