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建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多位专家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学术论坛暨博智宏观论坛年会上表示,当前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第一大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核心任务。为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应从促进服务业发展、推进新技术和传统领域融合等方面发力。
形成高质量人力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已经历四十年快速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前沿发达经济体相比,从人均意义上看我国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存在较大差距。
会上发布了《2035: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与路径》报告。报告基于“终端产品(GFP)”分析框架,以发达经济体各阶段样本为基础构建分阶段终端产品标准结构。刘世锦介绍,与标准结构相比,我国目前基建与房地产投资比重过高,居民居住、流通、文化体育娱乐等享受型消费比重偏低。
事实上,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刻转型过程中。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2014年消费居GDP贡献率第一位,去年消费对GDP贡献率达58.8%,高出投资将近一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驱动型转为消费拉动型。
“此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渐成第一大产业,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曹远征表示,从各国经验看,此阶段面临最大挑战是全要素生产下降。在此情况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核心任务。
曹远征表示,如何形成高质量人力资本,将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关键。“服务业扩张不单指以吃喝玩乐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生产性服务业扩张。在这一方面,我国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仍有待考验。”
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刘世锦表示,到2035年之前,我国应在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降低基建、房地产投资和食品、衣着类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提高享受型消费占比。我国政府消费应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医疗等发展型消费需求。
为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刘世锦建议,一要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收入可持续增长;二要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服务业发展;三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新技术和传统领域融合;四要促进基本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五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和民生型支出比重。六要防范房地产泡沫,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尽管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高速增长可能性较小,但我国经济仍有较大潜力。”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表示,一是人才潜力。二是创新潜力,新的产业和发展模式增长较快,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传统产业增速下滑。三是服务业发展潜力,近年来服务业占比呈上升趋势,渐渐主导经济增长。四是区域发展潜力,2007年以后,东部地区GDP占比呈回落走势,中西部地区GDP占比呈上升走势,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也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