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周小川等畅谈金融危机、开放和改革发展 有哪些最新信号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君晖 2018-05-20 08:16: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陈文辉表示,要有效平衡开放与风险的关系,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把握扩大开放和防范风险平衡的原则,完善监管规章及配套制度建设。是把金融的基础设施、信用清算、评级以及征信等的基础服务业放开,使得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度、竞争的公平性大大加强。

(原标题:周小川等畅谈金融危机、开放和改革发展 看看有哪些最新信号)

2008年金融危机原因何在,为我们带来怎样的经验教训?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还需要哪些改革?如何平衡金融开放与风险的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差“临门一脚”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全球经济体系变革的基本方向如何?

以上种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昨天的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刚卸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等来自政界、学界的重量级大咖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周小川:希望阿根廷不会再度“cry”

央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在2008年第四季度讨论危机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应对过程时,中国方面曾明确提出两个观点。

一是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和金融市场一些活动、产品,包括一些比较冷门的衍生产品脱离了实体经济有关。这些产品没有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些环节容易大起大落。

二是经济系统金融市场系统中的正反馈特性过为突出。也就是说经济好的时候,股价也好,盈利也好,评级也好,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一出了问题的时候,就有很多落井下石,这是典型的正反馈特性。

针对阿根廷近期爆发的比索危机,周小川表示,阿根廷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债务,一个是资本外流,还有一些国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有一首歌叫“《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我们衷心希望阿根廷不会再度“cry”了。

今年是金融危机十周年,周小川称,自己开始参加一些总结金融危机的活动,非常有启发。他的一个体会是,传统的经济学和写文章的方法,比较注重单变量的逻辑关系,不容易看透背后的本质关系。从10年金融危机总结中有很多可以思考和改进的方法,使我们没有白白经过这个危机,使大家有新的题目可以研究。

李扬:影子银行可以成为推动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力量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历20年,其间,我们曾多次被告知改革即将成功,就差“临门一脚”。如今,这一改革仍然被确定在“深化”阶段,可见这一改革之困难和复杂,可见利率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它的确“牵一发而动全身”。十九大报告集中部署金融改革的部分虽然只有一段,但其确定的三项重要要求之一就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李扬在演讲中强调,第一,利率是金融的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网络体系,它具有关联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第二,利率市场化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放松管制”,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率结构和市场化调控机制;第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全方位发展资本市场以形成资金的均衡价格;解除信贷管制使资金供求双方都可以充分竞争;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高存款准备金率亟待“回归正常”;发展银行表外市场以打通相互割裂的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作为“银行的影子”的中国影子银行可以成为推动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力量。

陆磊:标准的一致性是市场变革的基本趋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指出当前我们正面临巨大的冲击和金融业的演变:一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货币金融资产更加高速的扩张;二是金融创新带来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更广的资源配置范围;三是尽管全球经济学界和监管者做了大量努力,但是内生性的金融不稳定仍然威胁着体系安全;四是金融机构、产品、市场、监管和货币政策规则,尽管在局部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理论和实践进展,但在全球层次上仍然缺乏一致性或公认性的安排。

陆磊表示,在技术提升效率与冲击造成不稳定之间实施权衡取舍决定了包括中国在内全球经济体系变革的基本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标准的一致性是市场主体和市场本身变革的基本趋势。由于信息技术使不同机构和市场日趋趋同,新的金融行业标准的一致性首当其冲,资管新规就是一种尝试。

第二,行为监管工具箱的创新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略,可以预见我们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息的准确性及其滥用。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技术演变方向在于,一要以更为权威的数据库及时校正和对冲虚假信息,二是要建立双峰监管的模式,健全具有信息劣势或被误导的事中消费者保护和追索机制,三是要在法规上借鉴涉众欺诈处理中集体诉讼中的合理内核,全面提高欺诈的社会成本。

第三在中央银行方面,越是技术进步,越需要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也就越需要最后的流动性供给方。

陈文辉:平衡开放与风险要把握三个原则

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当前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内部动力看,银行业和保险业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资机构“走出去”要求实施内外一致的金融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陈文辉表示,中国金融行业已具备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银行业和保险业体系已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且对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逐渐增大。

陈文辉表示,要有效平衡开放与风险的关系,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把握扩大开放和防范风险平衡的原则,完善监管规章及配套制度建设。我们的对外开放不是毫无管理、敞开大门,而是以配套机制和制度建设来取代数量性的限制。二是坚持稳妥有序、平等互利。金融对外开放部分措施可以先试点再推开,“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的理论和制度优势,相关改革措施要谋定而后动,一旦时机成熟就坚决推行。三是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朱民:要加速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称,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极大,但是我们的国际化水平、监管水平、业务产品服务还跟不上,这和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第三大金融市场的地位不符合,和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的需求、转向实体经济的改革不符合,和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中产阶级增加、财富增加、人口老龄化未来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符合。现在要全面推进金融改革、推动国内市场国际化,这既是未来发展必然的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朱民表示,中国金融开放需要新的改革。第一,市场准入方面,把市场打开,所有权设置的地方,商业银行进行新设置、证券公司等开始放宽。

第二,业务放宽,这是一个全面的业务放宽,鼓励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济、消费金融等全面的业务放开,这是以前都没有开放的,而且把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放开,准入所有权放开。

第三是把金融的基础设施、信用清算、评级以及征信等的基础服务业放开,使得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度、竞争的公平性大大加强。

朱民称,国内金融机构有客户网络、资源、当地支持的优势。国际机构有资本风险管理产品等的优势,这两个不同优势的力量来竞争和冲击,就比谁走得快。只有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了,才能建立现代的监管体制,不然建的是空中楼阁,需要加速国内市场国际化,由此来建立健康有效和稳健的、市场的金融体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