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一行两会高层聚首 传递出这些重大政策信号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8-06-15 13:07: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重磅!一行两会高层聚首,传递出这些重大政策信号)

重磅!一行两会高层聚首 传递出这些重大政策信号

2018年6月14日,第十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黄浦江畔召开。

十届陆家嘴论坛,既是上海的金融名片,也见证了中国经济金融历史变迁。这一次聚首,与会嘉宾讲演精彩纷呈,他们传递的信息颇多新意。来看看上证报陆家嘴论坛报道小组整理的论坛干货。

易纲:五个视角阐述

金融如何支持小微企业

央行行长易纲在致辞中表示从五个方面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后,又在主旨演讲中从五个视角详细阐述了金融如何支持小微企业。

——从金融结构方面,需要构建覆盖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小微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融资需求和融资方式不同。

——要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资,使正规金融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同时,民间融资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

——要坚持财务可持续,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

——要各方共同努力,用“几家抬”的思路来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以单户授信500万人民币以下贷款作为政策聚焦点和发力点。

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提高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精准程度。

二是加大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

三是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激励考核机制。

四是发挥好财税优惠的外部激励作用,对单户授信5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税收采取更优惠的税收政策。

易纲说,通过以上这些综合性举措,可以形成“几家抬”的格局,大大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但同时,小微企业也要积极增强自身“体质”,聚焦主业,规范经营,注重诚信,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主动对接银行信贷审批标准。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打击逃废债和欺诈行为。

郭树清:努力把风险消灭在

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的讲话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战役展开,深度谈及九方面体会,条条含金量十足。

他说,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处置各类隐患,以经常的“小震”释放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大震”。

——底线思维防患未然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需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努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

——稳定大局逐步加严

在化解“类信贷”业务风险过程中,没有全线出击、四面作战,而是合理安排过渡期,先由机构自查再由监管部门检查,有计划、分步骤,渐次达成目标。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在推动去杠杆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坚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优先推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降低杠杆率。针对交叉金融野蛮生长、影子银行急剧膨胀等突出问题,及时开展市场乱象综合整治,有力遏制了银行业和保险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

——区别对待分类施策

对于不法分子控制的金融集团等“恶性肿瘤”,毫不手软,及时实施“外科手术”。对于情况复杂、牵涉面广的案例,采取徐缓调理的办法,通过“慢撒气”逐步缓释,条件具备时再果断出手。

——抓住时机攻坚克难

目前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已由高峰期的近120%降至100%以内。同时鼓励银行综合运用坏账核销、现金清收和批量转让等手段,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17年以来共处置不良贷款1.9万亿元。有的观察家将这些行动解读为银行的负面讯息,恐怕不太合理。

——标本兼治依法规范

要对所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排查,严肃处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市场上的歪风邪气压制下去。

——回归本源服务实体

在着力破除无效供给的同时,支持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17年银行业新增减费让利440亿元,今年一系列新的降成本措施正在陆续出台。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有的同志对金融业对外开放心存顾虑,认为开放金融服务业可能冲击中国的金融市场,引进外资股东可能威胁国家金融安全,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只有1.3%,外资保险公司也不过6%左右。

——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

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他最后指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征程上,需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域滞后的问题,加强薄弱环节。当前需要优先考虑五个方面:一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二是妥善处理企业债务违约问题;三是大力推进信用建设;四是努力解决违法成本过低问题;五是合理把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

方星海:

沪伦通大的制度安排已经就绪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方星海认为,不是上海要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而是中国需要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并决定把它放在上海。

——沪伦通大的制度安排已经就绪,操作层面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有望于年内正式推出。

——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及沪深交易所已经着手研究相关新的制度与工具安排,其中包括:改革股票收盘价格产生机制、规范停复牌制度以及股指期货等工具,以便尽快将目前的A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到15%左右。

——推动证券行业放开股比限制相关政策已经落地,目前已有3家外资机构向证监会提交了申请材料,还有不少外资机构正在积极接洽。

——上海原油期货上市还不到三个月,但交易量和持仓量均已超过迪拜原油期货,稳步迈入世界前三的行列。我们还将推动更多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更好服务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产业升级调整和实体及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

——积极推动交易所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

——我认为,现在是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上海形成万商云集局面的大好时机。

周小川:

回顾十年应对金融危机经验

周小川是陆家嘴论坛的常客。

六次以央行行长身份出席论坛的周小川,如今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新身份前来。

身份变了,但周小川的招牌笑容一直没变。他回顾了十年来中国乃至国际上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和经验。

“今年是陆家嘴论坛十周年,也是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历时很漫长,远远超出人们当时的预期,人们为了应对危机而做了大量的工作,经济终于有所复苏,现在回忆起来,仍旧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真正做完、做好。

小川回顾了这十年来中国乃至国际上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和经验。

——采取经济复苏的政策克服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通过G20的舞台出台了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框架。

——在危机过程中,通过IMF来筹集新的资源。筹集资源是为了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流动性短缺。

——宏观审慎。经过这次危机,推出了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在这个政策框架里强调资本缓冲的作用、强调逆周期调节。

——加强了监管。为了防止“大而不能倒”的机构对市场产生过大的冲击,国际上先后明确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各国监管机构也认定了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2014年的G20会议上,又提出了对于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的监管,类似的方法也推广到了对保险机构的监管上。

——宏观调控为了适应危机的情况作出了很多改进和创新的探索。

潘功胜: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增加金融市场产品供给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了“全体大会三: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与防控金融风险” ,主要谈到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债券违约等热点。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增加金融市场产品供给,规范境外市场境内发行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

衍生品市场方面支持扩大境内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完善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优化QFII、RQFII,QDII、RQDII,提高额度,放宽汇出限制,取消锁定期安排等等。同时,研究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制度(QDII2)。

——完善互联互通机制,逐步扩大互联互通的覆盖范围。完善“债券通”制度安排,包括DVP结算和税收安排。扩大基金产品互认范围,研究允许中资机构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支持境外机构参与境内外汇市场。

——顺应市场需求,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政策、产品创新、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等方面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环境,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与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联动,推动人民币从支付结算功能向储备、投资和交易功能的拓展。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建设,支持上海建设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这是上海自由贸易区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创新。

——更多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外汇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夯实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基础。

——在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建设防范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制度屏障,初步考虑建立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监管框架,这些已经开始在逐渐建立和实施。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和去年相比大幅度上升,债券市场发行利率下降,债券市场信用区分度上升,这些是非常好的现象。4月份以来债券市场违约频次有所上升,但是和2016年、2017年比,并没有发现这次的违约有多么异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