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以岭药业2025业绩双轨解析:营收下降与利润增长

来源:证券之星网站 2025-09-27 15:16: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第一部分 业绩表现穿透分析:营收下滑与利润逆势增长的结构性解析

2025 年上半年,以岭药业呈现营收与利润显著背离的业绩特征:实现营业收入 40.40 亿元,同比下降12.26%,延续2023年上半年(约52亿元)至2024年上半年(约46亿元)的连续下滑趋势;但归母净利润达6.69 亿元,同比增长26.03%,扣非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27.08%,盈利能力逆势回升。这种“营收承压-利润扩张”的双轨格局,源于产品线结构调整、成本费用管控及运营效率提升的多维协同。

产品线结构分化:核心品类的“一降一升”

呼吸系统类产品(以连花清瘟为核心)成为营收下滑的主要拖累,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28.25%,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集采政策对终端价格的压制,二是渠道去库存周期的持续,2024年该品类已出现显著销量下滑,2025年上半年库存规模较期初减少2.79亿元,进一步印证去库存压力。尽管连花清瘟在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仍保持一定销售规模(2025 年Q1销售额1.4亿元),但难以扭转整体下滑态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心脑血管类产品的强劲表现,上半年贡献营收19.63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48.6%,毛利率攀升至65.54%,成为利润贡献的核心支柱。该品类凭借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大单品的稳定放量(2024年参松养心胶囊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超 20 亿元),构建起业绩“基本盘”。

利润增长的三维驱动逻辑

成本端的显著改善构成利润增长的首要引擎。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3.76%,降幅远超营收下滑幅度,叠加部分中药材价格持续回落,推动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6.11个百分点至59.48%。心脑血管类产品毛利率提升至65.54%,较上年同期增加12.77个百分点,进一步放大成本优化效应。

费用端的精细化管控释放第二重增长动能。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28%,从2024年同期的10.78亿元降至9.13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微0.81个百分点至22.6%。这一变化反映出公司在渠道调整后营销效率的提升,尤其在呼吸系统类产品去库存背景下,资源投放更聚焦于心脑血管等高毛利品类。

产品结构的战略升级打开长期增长空间。二线专利产品营收同比劲增53.18%,成为拉动利润的“新引擎”,推动专利产品总营收达31.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七成。这种结构优化不仅对冲了核心单品的下滑压力,更通过产品矩阵的多元化降低了业绩波动风险。

运营效率提升的协同支撑

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还得益于运营效率的实质性改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同期的 98 天缩短至67天,资金回笼速度加快,叠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增214.97%至8.32亿元,远超净利润规模,彰显盈利质量的优化。存货周转效率提升与现金流改善形成正向循环,为成本控制和费用优化提供了操作空间。

综上,以岭药业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背离并非偶然,而是产品线结构调整、成本费用管控与运营效率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心脑血管类产品的高毛利特性与二线产品的快速放量,正在重塑公司的利润增长曲线,而中药材价格回落与渠道效率改善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核心数据对比

营收:2023H1 约 52 亿元→2024H1 约 46 亿元→2025H1 40.4 亿元(连续三年上半年下滑)

利润:2025H1 归母净利润 6.69 亿元(+26.03%),扣非净利润 6.41 亿元(+27.08%)

效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98 天→67 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8.32 亿元(+214.97%)

第二部分 行业与竞争环境分析:中药行业调整期的头部企业分化格局

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减少5.45%,归母净利润仅微增0.13%,呈现“营收承压、利润微弱增长”的态势。行业承压主要源于三重压力叠加:政策端,各省份联盟集采品种扩容导致中药价格下降,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平均降幅达68%,最高超95%;渠道端,药店消费低迷,2025年Q1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市场大跌14.99%,创近10年最大跌幅,呼吸系统用药跌幅超 20%;院内市场因医保支付改革,高毛利产品需求显著减弱。成本端,大宗中药材价格分化,天地网综合 200 指数中 51%的品种价格下跌,供应链承压与重构并存。

政策冲击下行业定价体系重塑,中药饮片集采于2025年5月正式执行,对企业产品结构提出严峻考验。白云山因核心品种纳入集采,大南药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5.23%,中成药业务受显著冲击;而以岭药业核心产品连花清瘟未纳入集采,心脑血管三大品种(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亦未受本轮集采直接影响,形成差异化产品结构优势。

行业分化格局加剧,头部企业表现呈现显著差异。同仁堂心脑血管产品毛利率虽达43.99%,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39%,Q2单季降幅扩大至18.38%;片仔癀受天然牛黄价格高位压力,净利润同比下降16.22%,为十年来首次半年报下滑;白云山营收微增1.93%,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1%。与之对比,以岭药业凭借心脑血管领域竞争壁垒(三大产品市占率18.13%)及研发投入强度优势(9.87% vs 行业平均5%),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26.03%,凸显创新驱动与产品矩阵的抗风险能力。

核心数据对比

行业整体:收入 -5.45%,净利润 +0.13%,毛利率 41.93%

头部企业分化:以岭药业净利润 +26.03%,同仁堂 -7.39%,片仔癀 -16.22%

以岭优势:心脑血管产品市占率 18.13%,研发投入强度 9.87%

当前行业正从资源依赖向质量导向转型,多元化渠道、高品牌力和高临床价值成为关键竞争要素。以岭药业在心脑血管领域的技术壁垒与研发投入强度,为其在行业调整期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产品结构是否受集采冲击、研发转化效率高低,则成为头部企业分化的核心变量。

第三部分 核心驱动因素探究:产品、政策与创新的多维度博弈

以岭药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的深层驱动逻辑,可通过“需求-成本-创新”三维模型解析。需求端呈现结构性分化,心脑血管类产品以65.54%的高毛利率贡献19.63亿元稳定收入,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核心单品稳居公立医疗市场TOP5行列;呼吸系统类产品受连花清瘟需求波动影响,收入同比下滑28.25%至9.21亿元,但二线专利产品实现53.18%的高速增长,有效对冲了单一品类依赖风险。这种分化背后反映渠道库存调整与市场需求切换,需关注下半年流感季来临对呼吸类产品的潜在提振效应。

成本端受益于中药材价格下行周期,天地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51%大宗药材价格下跌,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一季度末同比下降2.28%,叠加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6.11个百分点,其中呼吸系统类业务毛利率仍高达70.9%。尽管片姜黄等少数品种因供应减少价格上涨,但整体供需宽松格局下,成本红利持续释放。

创新端“五年五新药”战略成效显著,上半年研发投入3.99亿元,占营收比重9.8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中药1.1类新药芪防鼻通片获批上市,针对国内超2亿过敏性鼻炎患者群体,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芪桂络痹通片、小儿连花清感颗粒等4个新药注册申请获受理,经典名方半夏白术天麻颗粒进入审批流程,构建起覆盖心脑血管、呼吸、肿瘤等八大系统的17个专利中药矩阵。化生药板块同步突破,苯胺洛芬注射液申报生产,XY0206片(急性髓性白血病)进入Ⅲ期临床,形成“专利中药+创新化药”双轮驱动格局。

政策层面呈现短期冲击与长期利好并存特征:2025年5月启动的中药饮片集采未纳入公司核心品种,11个医保目录品种(占专利中药64.7%)持续享受政策红利,通心络胶囊等产品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等权威指南推荐。国际化战略取得突破,芪防鼻通片成为澳门首个注册上市的创新中药,连花清瘟新增泰国6大适应症,对比同仁堂21.52%的境外收入增速,以岭在东南亚传统中医药市场的拓展空间值得期待。

核心数据速览

二线专利产品增速:53.18%(结构优化关键)

研发投入占比:9.8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医保品种数量:11个(覆盖心脑血管等核心领域)

中药材降价幅度:51%(大宗药材,驱动毛利率提升)

第四部分 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创新管线兑现与不确定性挑战

未来业绩增长需在机遇与风险的动态平衡中推进。短期6-12个月,业绩弹性将依托Q2营收环比改善(-6.52%)的趋势延续,叠加中药材价格下行、渠道库存出清及低基数效应,利润增速有望维持双位数12。核心产品需求回暖与二线产品增长持续性将成为关键变量。

长期1-3年增长动力源于创新管线密集兑现。柴黄利胆胶囊(慢性胆囊炎)、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儿童感冒)预计2025年获批,参考连花清咳片上市后增速,结合中药新药品牌效应建立后的稳定份额特性,峰值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元。同时化药管线如苯胺洛芬注射液(术后镇痛)推进,多元化布局支撑长期增长。

风险层面需警惕多重不确定性:政策端,中成药集采扩围可能性显著,参考第三批中成药集采独家品种平均降幅47.38%,联盟集采已导致部分中药品种价格下降并挤压利润;竞争端,华润三九等企业研发投入激增68.99%,加剧市场压力;产品结构上,心脑血管+呼吸类收入占比超70%,需通过创新管线多元化分散风险。此外,终端需求不振、去库存周期延长等行业共性风险亦不容忽视。

核心看点:短期利润弹性依赖成本下行与库存改善,长期增长锚定10亿级新品放量;

关键风险:集采降价、研发竞争与产品结构集中三重压力需通过创新管线破局。

第五部分 结论:从周期韧性到成长逻辑的估值重塑路径

以岭药业正通过“短期韧性夯实基础、长期创新打开空间”的双轨策略,推动估值逻辑从传统中药周期股向创新成长股转型。短期来看,公司凭借专利中药基本盘的强劲韧性(心脑血管产品贡献48.6%营收,毛利率达65.54%)及精细化运营(营业成本降23.76%、销售费用降15.28%),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承压背景下实现净利润26.03%的逆势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暴涨214.97%,验证了其穿越行业调整期的盈利稳定性。

长期成长逻辑则依托“研发投入-管线兑现-国际化突破”的闭环构建:9.87%的营收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支撑500余项国内外药品发明专利及17个创新中药管线(含11个医保品种、5个基药品种)的持续产出,苯胺洛芬、柴黄利胆等新品有望成为中期增长引擎。相较于同仁堂对传统品牌的依赖、白云山商业板块低毛利的拖累,以岭药业通过“中药创新+循证医学”构建的学术壁垒(络病理论顶刊证据体系)及“专利中药+化生药+健康产业”协同生态(综合毛利率59.48%),更具可持续竞争优势。

估值重塑关键变量:2025年下半年需重点关注两大信号——创新药管线兑现进度(如芪桂络痹通片上市节奏)及国际化突破(连花清瘟海外多适应症拓展、ANDA产品放量),同时需警惕集采政策对核心产品定价的潜在影响。财务指标的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率21.8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7天)为战略转型提供坚实支撑,公司有望通过降低单一周期产品依赖,实现从“周期韧性”到“成长驱动”的估值逻辑切换。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网络检索)

连花清瘟2025 H1 sales revenue

以岭药业产品线营收占比2025H1

连花清瘟2025上半年销售数据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2025 H1 report

Yiling Pharmaceutical 2025 H1 financial report

中药原材料价格2025上半年

以岭药业研发投入2025H1

连花清瘟2025销售数据

2025中药集采政策

白云山2025上半年营收

同仁堂2025上半年业绩

中药行业2025上半年发展报告

以岭药业2025年上半年财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