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平安盛瑞生:穿越周期,论中国平安的多重增长动力)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分红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20年来,中国平安持续回报股东,近12年分红总额连续增长,累计分红36次,总额达3400亿元。2023年度分红总额440亿,行业居首。在当前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市场背景下,中国平安依然常年保持“大方”分红的底气来自于何处?在12月8日的“2024雪球嘉年华”主会场,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针对当前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了中国平安穿越周期的多重动力来源。
穿越周期,践行长期主义
今年是中国平安成立36周年,也是中国平安在港股上市的20周年。经过36年发展,中国平安已经成为一家中国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综合金融集团之一,是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公司。从中国平安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盛瑞生认为可以用“稳中有进”来总结。
首先,业绩稳中有进。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38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股东权益9079亿元;三大核心业务前三季度归母营运利润1197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产险增长40%,寿险增长3%,银行保持稳健。前三季度实现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同比提升1.3%,高于预期投资收益率。
其次,综合金融持续深化。截至三季度末,集团个人客户数达2.40亿,较年初增长3.8%。客均合同数2.92个。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前三季度集团客户交叉迁徙总人次为1688万;截至2024年9月末,中国平安内有超8826万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客户黏性不断提高,持有中国平安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5.1%,留存率达98.0%。
目前,中国平安位列全球保险集团资产规模第1,全球保险服务品牌价值第1,全球保险集团市值排名前5,为近2.34亿个人客户和超 400万团体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盛瑞生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中国平安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实属不易,这体现出中国平安良好的经营韧性和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
另外,盛瑞生还提到,中国平安正将医疗养老打造成集团价值增长的新引擎。依托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逐步完善“保险+服务”产品。目前,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超1950万客户。居家养老方面,创新“医、护、住、乐”联体模式,共建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和生态。截至2024年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75个城市,超15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均陆续进入建设阶段,拟于2025年起逐步开业。
展望未来,把握中国机遇
成绩已过去,未来更可期。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盛瑞生认为,此时,更需要外观世界、内观自身,发现中国机遇。他表示,当下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不断孕育新的增长结构。其中,最具增长潜力、最具规模的是金融、医疗、养老服务三大行业。但同时,这三大行业也面临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供需失衡、标准缺失、服务参差不齐等挑战之间的矛盾。第一,中产崛起和资产财富多元化,催生多元金融服务旺盛需求。然而传统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客户一站式需求;第二,中国医疗需求潜力巨大。但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缺乏体系、效率低下等;第三,在老龄化趋势和养老观念转变背景下,高质量医养服务需求强烈,但目前高质量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对此,盛瑞生表示,挑战即是机遇,客户痛点就是需求。未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将是能够有效解决行业挑战、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因此,中国平安制定了清晰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发展战略,凭借自身在商业模式、客户规模、销售网络、领先科技、品牌口碑等五大优势,全力把握金融、医疗、养老服务行业广阔发展空间。
在商业模式方面,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应对老龄化社会,坚持“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打造升级版的“富国银行”与“联合健康”。
第一,坚定布局综合金融,通过六大独特优势构建不可复制的“护城河”。持续深化“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模式,让客户更加“省心、省时、又省钱”。与单业经营相比,综合化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强,能够平滑周期波动,让公司整体资本回报趋于平稳,利润表现也会更加稳健。
第二,医疗养老战略打造长期增长新引擎。中国平安创新推出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提供“到线、到店、到家”的性价比最佳的医疗养老服务。通过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为客户建立专属的健康档案,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健康和会员制的养老服务,串联“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涵盖咨询、诊断、诊疗、服务全流程,通过与AI相结合实现7x24小时秒级管理。截至2024年9月末,中国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约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3.6万家,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4万家,合作药店数超23.3万家。
盛瑞生认为,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金融需求逐渐多元化、专业化,客户不仅要求对财务保障、保值增值,更强调借助金融实现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他相信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的战略,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下,将越发凸显出长期价值。
在客户规模方面,盛瑞生介绍到,中国平安目前拥有近2.40亿个人金融客户,每6个中国人中有1位平安客户,其中中产及以上占比超3/4;中国中产中40%已是平安客户,未来将成为平安医养主要服务对象。盛瑞生认为,中国平安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要挖掘好这座金山。随着客户经营不断深化,获客费用持续降低、服务成本规模效应明显,客户持有的合同数量持续提升,黏性将不断提高。他相信,以平安医疗健康服务的深度、广度优势,结合居家养老与高端养老服务,平安的“管理式医疗模式”有望在海量客户和广阔市场下释放更大价值。
在渠道网络方面,中国平安已经建立了一张覆盖全中国的强大“线上钱下”渠道网络。线下,拥有超130万人的产险、寿险等销售服务队伍,构建超7000个寿、产、银等线下网点,覆盖全国所有省市;线上,囊括平安金管家、平安口袋银行、平安好车主、平安健康等在内的多个亿级用户APP随时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便捷服务。
在领先科技方面,盛瑞生认为全场景数字化已渗透到金融业的方方面面,中国平安自主研发基础科技,持续深化核心能力,打造金融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全球第一位。截至2024年9月末,平安拥有超2.1万名科技开发人员,超30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集团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3万项,其中生成式AI专利申请数位居全球第二位。
科技赋能金融业务促销售、提效率、控风险。2024年前三季度,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13.4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快速响应、解决消费者咨询、投诉;通过智能核保、智能理赔,实现93%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闪赔平均耗时7.4分钟结案;平安好车主App运用AI技术实现智能推荐和个性化服务,实现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转变,代驾5秒接单、5分钟到场,道路救援30分钟到场;科技提升风控水平,平安银行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91亿元。
在品牌口碑方面,盛瑞生表示,品牌价值的内生动力,在于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期践行国际化标准、本土化优势,围绕“买房买车买保险、投资储蓄信用卡、健康医疗加养老”九大场景,中国平安致力于让日常医疗健康养老等生活服务与金融服务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便捷的、高品质的服务。
中国平安连续多年位居“BrandZTM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中全球金融银行保险机构第1位,连续9年蝉联Brand Finance“全球最具价值保险品牌”第1位,明晟ESG评级上升至AA级,蝉联综合保险经纪行业亚太地区第一位。
做特色的中国资产
好的业绩与商业发展的潜力,离不开公司运行机制的内生动力。不同的商业运行机制,有着不同的风景。有人画地为牢,有人随波逐流,而中国平安,则希望做一颗“火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盛瑞生表示,中国平安过去36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特色的金融集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是中国平安始终保持战略领先的结果,也是构建独特商业模式的成果。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发展模式被称为“全球孤品”,也成为金融领域的中国资产的代表之一。他分析道,长期来看,中国平安兼具行业、公司、价格三方面的价值投资标准。
从行业层面看,中国平安构建了“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差异化商业模式和战略,引领行业发展。随着居民对金融服务和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平安所处的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从公司层面看,中国平安成立36年来,始终保持了稳健的财务增长表现,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两大主业板块协同性强,2.4亿的庞大客户数量“基石”筑就了强大的竞争力。
从价格方面,中国平安股价处于估值低位,估值水平有明显修复空间。上市20年来,其总资产,历年的纳税、营收等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均保持了双位数的复合增长率。分红政策稳定,过去10年一直在提高分红的比率,股息率在整个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站在新的起点上,盛瑞生对中国平安未来的经营抱有信心。他表示,中国平安将一如既往地保持战略定力,深耕金融主业,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精进经营管理水平,扎实推进业绩增长,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追求可持续、优结构、高质量的稳健增长。同时也会保持一贯的分红政策,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股东,为广大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创造长期、稳健、可持续的价值。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