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16日消息:金融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贷款效益、贷款质量的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结益43.5亿元,同比多增加64.4亿元。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上周晚些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字。统计表明,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结构进一步改善、效益明显提高;外汇储蓄稳步增长、外汇贷款增加较多;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金融运行中几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增幅均比上年末有所加快,广义货币(M2(2为下角标))和狭义货币(M1(1为下角标))的增幅大大高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上涨之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析指出,这表明当前货币总量相对充足,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0.1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1.2个百分点。1—6月累计净回笼现金591亿元,同比少回笼现金118亿元。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稳定增长。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0.5个百分点。1-6月储蓄存款累计增加8034亿元,同比多增2710亿元。
另外,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较多、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贷款效益有所提高。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1-6月贷款累计增加8300亿元,同比多增加1240亿元。从贷款投向上看,短期贷款累计增加4213亿元,同比多增165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220亿元,同比多增348亿元。从一季度贷款增加的投向上看,工业、农业和基本建设贷款增加较多。
贷款周转速度加快、贷款质量明显提高。截止到6月末,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5.4万亿元,增长25.2%,贷款周转次数0.81次,同比加快0.06次;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末减少3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2.26个百分点。
截止到6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9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亿美元,同比多增加7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242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2%,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