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4月12日消息: 据《新京报》报道,新车贷险业务险种虽已审批,但仍处局部试点阶段,在北京未全面实施
预定在4月1日愚人节这天露面的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简称车贷险)似乎也跟人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中国人保、太平洋财险、天安保险和永安财险等4家公司向保监会报备的6个新开发的车贷险产品已获得批准,但一些公司并未真正开展业务。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新车贷险业务险种虽然已审批下来,但还未在北京实施,处在局部试点阶段。
车贷险仍未现真身
记者询问了保监会报批的4家保险公司中的两家,被告知没有提供车贷险业务。去年底,银监会审批通过了上汽通用、大众、丰田这3家专门从事车贷业务的外资汽车金融公司。记者而后询问了其中的一家,得知目前公司的业务还在准备阶段,正式开始运作大概要到今年夏天。
有需求就有市场,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和目前汽车市场的火爆程度来看,汽车信贷市场潜力巨大,但自车贷险诞生之日起,过了它“人见人爱”的假繁荣期后,各种问题凸现,令其一直步履艰难。
车贷险要顺利实施,对社会信用体系和相关制度的建立等外部条件及风险控制等内部管理体系都有一定要求。但现在这些条件多没有完全具备,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车贷险的发展。
在车贷险的运作中,需要保险公司、银行、车商、购车者四个环节的配套。有关专家表示,原车贷险无法实施下去就是因为把所有的风险都加在保险公司上,这是十分不合理的。这就导致风险控制全面失控,这就是原车贷险无法继续下去的原因。保险公司也是企业,也有利润要求,风险控制不平衡,保险公司的动力不强,甚至出现上亿的亏损,这对保险公司是不公平的。
消费者不满车贷门槛抬高
新车贷险条款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一、首付由20%提升为30%;二、还款的年限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不超过3年;三、前提要求被保险(银行)取得贷款购车人有效的抵(质)押物;四、保险公司有不低于10%的免赔率。
新条款一出台,许多人都认为门槛提得太高,放贷条件苛刻。
记者上周询问了有关办理车贷业务的银行,除了他们报出的一大列文件证明和房产证明外,被告知首付至少要30%,如果要购买进口车有的银行的首付更高达40%,而还款期限仍是3年。记者又问到,借贷成功率有多少时,银行业务员的口气就不那么肯定了,而不是向经销商们口中承诺的那样方便。
车贷出现的最初意义,就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购车,使更多人买得起车。而现在,为了控制车贷的风险,提高银行放贷门槛,使购车贷款的手续变得繁琐复杂,一定意义上不能不说是与车贷险的初衷背离了。
在目前风险控制不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和银行在车贷险问题上“打太极”。面对着高门槛的车贷和繁琐的手续,许多消费者只能在沉默中学着接受了。
银行承担风险过少
保险业专家中央财大的郝演苏教授认为,提高门槛是有必要的。他认为原先的车贷险条款在设计上没有问题,只是门槛低,防火墙相对弱,控制风险能力较差。现在的条款增加防火墙,对银行、车商的承担风险的要求提高了,使它们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
虽然各方面专家认为制约车贷险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就是对银行在目前车贷险实施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较大意见。他们认为银行是风险管理主体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之前,银行把风险控制的包袱全都甩给了保险公司,自己旱涝保收。
郝演苏说,银行必须要做好对放贷对象的资信调查,以及对经销商所提供手续的完备程度的审核。
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银行本应该对放贷对象进行信息追踪、信贷催欠等工作,在实际中根本没有去做,使车贷风险控制严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