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4月21日消息: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2004年汽车市场比天气还要过早地“进入夏天”,新车型、降价增加配置车型层出不穷,从3万元的国产车到上百万元的进口车,几乎涵盖了市场上所有的销售车型。
从去年的状况来看,新车推出和新车降价对于促进二手车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新车低价格提高了车辆的性价比,促进换车消费者增加,提高了二手车库存周转量,并且缩短了消费者换车的时间,使北京的二手车趋向年轻化,价格趋向降低化。2003年北京的二手车平均使用时间相比前几年缩短了1.1年,平均交易价格下降了10%左右,可以说这些都是新车市场竞争激烈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一些使用时间不到两年的车辆开始较大规模地进入旧车市场,形成了业内新的亮点,也就是“准新车”增加。这些车辆使用时间短,行驶里程短,车辆状况好,价格相比同款新车相差20%左右的价格,并且在正规旧车市场有很好的保证,销售情况非常良好,成为去年旧车经纪公司盈利的一部分,一些旧车经纪公司专门加大力度从事二手准新车经纪活动。
2004年春节后新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新车库存情况产生造成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采取频繁和大幅度降价,尤其是新车经销商垄断经营降价促销手段,导致新车价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和不稳定性。
仅以10万元价位的轿车为例,2003年这个价位的车辆全部购买费用为11.5万元左右,而使用一年的同品牌型号二手车价格为9.2万元左右,两者相差2万元以上,个别小品牌车辆差价更大,这些准新车对于消费者吸引力很大。2004年10万元价位的新车由于竞争下滑到8万元左右,那么使用一年的二手车价格就很可能比新车还要“贵”,新车降价幅度已经超过了旧车使用一年的折旧损失,准新二手车价格优势丧失,旧车经纪公司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失不得不赔本“甩卖”准新车。
原来利润较好、需求旺盛的准新二手车开始成为旧车经纪公司的“梦魇”,现代库派进口车前一段时间将近10万元左右的降价造成二手库派轿车基本上单车亏损在5万元以上,“准新车”正在成为旧车行业“高风险”的代名词。
其实,旧车经纪公司短期亏损之后还可以通过压低二手车收购价格保证利润,可是这些准新车收购价格很难降低,原有购买车主很难接受使用一年的车辆仅价值购买当初价格的60%左右,所以供求双方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准新车。后来购买者对于准新车和新车价格比较之后也大多选择了购买新车,准新二手车整个循环系统出现问题。
如果说准新二手车减少原因是新车降价和新车型推出造成的,那么更深入地说应该是当初新车价格制订得过高和持续降价“高开低走”的厂家策略造成的,新车经销商自我调整降价也是迫于无奈。这对于二手车市场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影响发展因素,旧车经纪公司为了避免准新车开始加大力度从事“老旧车”业务,阻碍了北京二手车的年轻化进程,另外新车价格的极端不稳定造成了二手车价格极端不稳定,旧车买卖双方容易造成“后悔”心理,间接增加了旧车交易纠纷的可能性,仅2003年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就因为买卖双方在新车降价后“单方违约”处理纠纷30多起。
二手准新车减少的背后正是说明了中国汽车厂家仍旧存在“高利润心理”,消费者购买车辆理智性仍有待提高,汽车价格的制定仍旧没有完全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竞争不过对手就降价的手段一而再再而三的应用,并且降价幅度和频率正在“变本加厉”。旧车经纪公司赔本赚吆喝在其次,消费者现有车辆因为降价不断贬值才是最重要一点,希望各大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在吸引新客户的同时更要注意维护老客户,培养客户品牌忠诚度,按照中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造好车、定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