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6月15日消息: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韩志国:CPI数据加剧升息恐慌
○王国卫:市场有点跌过头
○李勇:暴跌与资金紧张有关
○尹杰:市场对宏观调控矫枉过正
○何铭宇:利空消息影响信心
昨日的大跌使沪深股市再度创下4月份以来的新低。上证综指下跌了33.34点,跌幅2.26%;深证综指下跌10.95点,跌幅2.8%。市场的恐慌情绪在弥漫。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B股,昨日上证B指跌去了8.39%,近半数B股跌停,深证B指情况稍好,但也有4.17%的跌幅,这成为拖累大盘的一个重要因素。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股市跌跌不休?此后行情又将如何演变?记者采访了包括经济学家、证券研究人士、市场分析人士、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各界人士。他们的分析或许能让投资者有所领悟。
韩志国:八大变数冲击股市
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纵观宏观面与市场面的诸多因素,影响股市的主要变数集中在八个方面。其中每一方面都对市场有冲击效应,而如今几大因素同时存在,复合、叠加效应对市场影响更是格外明显。如不再想办法采取措施,在根本性的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股市再创新低的可能性非常大,其危险性不容小觑。
一是银根紧缩和市场加息的预期。由于管理层连续宣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内地股市受银根紧缩的影响很大。五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长了4.4%,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加息的恐慌。
二是在制度创新上还显得比较犹豫。国务院"九条意见"的出台,对解决全流通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原则,但从2月份至今,却没有实行任何实际措施,全流通有被无限期搁置的可能。
三是中小企业板块的推出,使扩容加快,资金分流。
四是券商国债回购资金黑洞越曝越大。券商被黑洞套牢,又遇政府收缩银根,资金链严重吃紧。
五是券商资产管理清查的深入,使市场有釜底抽薪之感。
六是德隆和中房系等庄家的崩盘,对市场负面效应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预期机制的紊乱。
七是QDII传闻在某种程度上综合引发了股价的"回归"。
八是国有银行等待上市的预期与已上市银行的疲软表现。银行股从去年的市场宠儿变成了如今的弃儿,而等待上市的银行与股价预期带来的比价效应,导致了系列危机的出现。
韩志国说,上述八个方面的负面因素,有些是股市自身可以解决的,有些则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但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股价的持续下跌,甚至暴跌,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不容低估,应引起相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王国卫:市场有点跌过头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王国卫认为,市场的大幅下跌有点"跌过头"的味道,这与近期利空消息偏多有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运行的总体增长格局并没有变,只是在速度上有所减缓。有很多行业其实很值得关注,比如进出口行业,近几个月来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30%以上。从这一点来看,对后市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信心。事实上,基金仍旧在不断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即使需要忍受短期的下跌代价也是值得的。
李勇:暴跌与资金紧张有关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勇认为,大盘的恶性下跌,与近期日趋紧张的市场资金和QDII进程的加快有密切关系。自从德隆事件暴露出市场黑洞后,政府监管部门从多角度加大了对违规资金的清查。最为关键的是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对有关国债回购业务的清查,使得欠库交易的历史老账重新暴露在阳光之下。迫于资金压力的部分机构,纷纷清理不规范委托理财业务,形成了多只庄股大幅跳水的现象。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上市公司频频暴出委托理财触雷的丑闻,加剧了股市的下跌。但最重要的是,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近期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投资风险。一方面,趋紧的货币供应加剧了市场资金的供给不足,新股发行速度的加快增加了市场资金的需求,QDII有可能即将推出的消息更是雪上加霜。三季度投资增速、信贷增速、GDP增速可能大幅回落,使得市场信心严重不足,一时间股市似乎失去了基本面、资金面的支撑。
李勇认为,从今年三季度开始,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回调,但重新回到七上八下的增长格局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未来几年GDP增长率有望实现坐八冲九的态势。市场要摆脱目前困境,关键在于加息与否的明朗。加息对市场有两种效应:一是加息前的预期效应,即由于加息所造成的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市场担心上市公司业绩恶化,纷纷抛出股票,引发股市下跌;二是加息后的事后效应,即一旦加息而且预期明朗,经济周期性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企业的业绩逐步改善,股市会逐渐上涨。一旦加息明朗之后,代表此轮宏观调控重新回到市场调控的轨道,经济的可预测性增强,上证指数届时将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李勇说,从估值模型分析,沪深A股合理的市盈率应当在25倍,考虑到未来两年沪深两市业绩仍会有累计30%以上的增长,A股目前已经处于良好的投资区间。中长期内能获得较大投资回报的行业仍然集中在上游,虽然下游的数字电视、轿车、集成电路等行业存在局部机会,但市值比重、产业集中度、利润率、潜在增长率等方面都不如上游。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需要重点调控的行业,往往说明其潜在的高增长率。目前宏观调控的结果实际上熨平了其增长周期,使得波峰波谷的上下冲击变得平坦,但上市公司的连续价值并不会因为周期的熨平而减小。此外,全球经济的复苏也为上游行业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宏观调控并没有改变上游行业的增长趋势,反而保证了在位企业的现实利益。
尹杰:投资者有恐慌心态
市场分析人士尹杰认为,本轮下跌,宏观调控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宏观政策趋紧,市场上最活跃的资金开始收紧,有些资金链开始断裂。就整体经济而言,宏观调控的政策是必要的,但在股票市场中,就难免有"矫枉必过正"的情况出现。
尹杰说,从市场心态来看,投资者现阶段对风险的恐惧远远大过了对利润的向往。从一家机构资金近期操作的情况就可以看出这个运行轨迹:在从1780点下跌之初,他们认为,是普通的技术调整,大概在1600点以上可以完成,所以,只是把很少部分盈利丰厚的品种变现,仓位80%;大盘下跌过程中,宏观调控越来越紧,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开始变化,认为1600点可能不能支撑,于是,在1650点附近拼命变现,仓位达到了50%,于是歇了口气;1600点破掉,在1500点之上盘整的那两周,尤其是6月1日那天,反弹不到1580点的时候,他们感到,即使50%的仓位,也还是多了,于是,在1500点以上将仓位减到了20%。从1780点到现在,他们的仓位一步步减到了20%。这就说明,因为投资机构原先的抗风险能力设计不够,所以在大盘不断下挫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仓位以增强自己的风险抵抗力,形成多杀多。而仓位主动的机构在政策、信息和市场面三方面都不利多的时候,不敢轻易去挡住下跌的趋势。
尹杰认为,短期看来,虽然现在的盘面有跌过头的迹象,但市场的惯性还是存在,这最后的一跌也往往是让投资者最难忍受的。但如果将眼光放长远一点,在最难忍受的时候过去之后,市场出现转机的机会相当大。
何铭宇:利空消息影响信心
上海博润投资首席分析师何铭宇认为,近来消息面上利空因素较多,市场的信心受到了一定影响。在美国计划加息以及QDII即将推出的影响下,引发上证B股大跌,从而带动A股全线下滑。
近来有关消息中,上海国资委严控国企金融投资、加息迹象趋于明显、QDII传闻消息对短期市场的资金面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些利空消息,给了A股市场当头一棒。出于对目前政策面的不确定因素的顾忌,投资者偏于采取观望态度,近期两市总体维持地量运行的趋势足以说明。
但何铭宇同时称,有关加息的传闻一直存在,但对股市来说,加息其实并无多大直接冲击,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面的影响。从盘面观察,昨日跌停板的股票除了ST外只有3只,比前几日有所减少,表明空方的力量有所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