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6月28日消息: 据南方网报道,“银行卡收年费”的话题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如今,争议尚无定论,某些银行计算机系统统一扣收借记卡年费的时间却已临近。
“睡眠卡”大量存在的事实,是银行所强调的收取年费的重要理据之一。
某银行负责人就曾对媒体声称:在发行的银行卡中,睡眠卡超过80%,这对持卡人和银行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特别是占据了银行大量系统资源。而收取年费后,持卡人会把各项业务集中到一张卡上办理,便捷银行服务。
表面上看,这个理由似乎很充分。然而,银行却有意无意地忘记了这些“睡眠卡”是如何产生的。
下面的事情听来颇为荒唐,却是我亲身经历的银行为完成业务指标而发“假卡”,造成大量睡眠卡的事实。
重赏催生“神话”
2000年,笔者在一家商业银行某市级支行的银行卡部工作。本行因为之前不太重视银行卡业务,办理程序烦琐,导致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其他商业银行。新行长上任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个经营突破口,决定把发展银行卡业务作为那个时期经营的考核重点。
当时的任务要求是:一般的营业网点每个季度新增发卡量几百张,大的一两千张。应该说,这个指标在后来看不算困难。但银行卡业务当时是一项新业务,与其他业务相比更加市场化。大家之前都没有发卡的经验,只是做了一些宣传海报,然后还是像以前那样坐在单位等客上门。
一个月过去后,各网点的任务完成情况没有任何起色。为了鼓励大家,支行提出了一系列奖惩办法,其中规定每发一张卡奖励业务经费2元,后来又增加到4元;完不成任务的惩罚办法我忘了,因为最后没有一家不是超额完成任务的。
这里,有必要岔开话题,先解释一下银行的业务经费是怎么回事。
基层营业网点没有财务支配权,所有费用都是由支行统一核算的。
但很多与业务相关的费用都出不了账,比如请重要客户和上级行领导吃喝玩乐、过年过节向存款大户意思意思、打点关系的费用、存款回扣以及其他不适合在大账中反映的费用,这些都是由各网点自己想办法搞来业务费用解决。
业务费用的多少,往往直接关系到各网点的经营业绩,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收入。奖励业务经费的办法,确实是挠到了营业网点的“痒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各营业网点纷纷停止观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一个季度发卡量超过5万张,增长近5倍的神话。
三招“制胜”
一、集体办卡。这是短时间内提升发卡量的最好办法。
某办事处一次性为当地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所有在校师生每人办理了一张借记卡(不是后来的校园卡),总量超过1万——这至今仍是集体办卡量的最高记录。当时是希望能通过借记卡缴学费,但因为宣传跟不上,到了开学时,用借记卡缴费的人并不多;即使用卡缴费的,其中大部分也都是一性次一缴了之——很多人甚至以为这本来就是一次性缴费的卡。这些卡此后绝大部分都变成了睡眠卡。
此风一开,应者云集。各营业网点纷纷打学校的主意,陆续有四五家中专和行里签订了办卡协议。然而,办卡者很多都是没有身份证的学生,这根本就是本行银行卡章程所不允许的。当时大学生尚且没有用卡的意识,这些卡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集体办卡中最多的就是工资卡。
当时,银行卡代发工资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个优质客户一定会有多家银行在争取。一部分客户出于贷款等原因,谁都不愿得罪,统统答应。结果是职工一年换一家的卡,或者工资发这家的卡,奖金发那家的卡,又或者在职职工发一家,退休的发另一家。
在业务指标的重压下,工资卡几近失控。一个例子是,某网点给一家残疾人福利工厂发了工资卡,而该厂附近却没有银行网点或ATM.结果那些腿脚不灵便或眼睛不好的职工每个月都要跑到银行拿钱,坐在营业厅里大骂银行和厂里的财务部门“缺德”。
平心而论,中国老百姓最终接受银行卡并减少在日常生活中的现金使用,工资卡是居功至伟的。但在当时,因为宣传落后,市场混乱,推介手段低级,工资卡成为日后睡眠卡的第一大来源。当然,这些卡不见得都是决策混乱造成的,但却是银行在开拓市场初期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二、按名单造卡。
工资卡不能算造假,仅仅算是盲目发卡。
但光凭工资卡是完不成任务的。后来就有很多营业网点直接向不愿代发工资的企业索要职工名单和身份证号,自己垫钱,办好卡再取出来。至于办好的卡,有的给了企业就不管了,有的干脆直接成捆地锁在库房的柜子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睡眠卡。
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如果那时在一家人数众多的大企业做事,就可能“拥有”一张写着自己名字的,却只存在于银行电脑和库房里,而自己从未见过的银行卡。
三、纯属虚构的银行卡。
企业名单总是有限的,很多网点到最后干脆直接捏造用户资料,或者把以前的资料拿出来再办一张卡。
在考核的最后一段时间,也就是银行界常说的“冲时点数”阶段,“假卡”也达到了顶峰。
卡的供应严重不足,只好各家先报计划,并且限量每家每次领卡不得超过100张。每天早上都有营业网点的办事人员堵在支行门口,问我们“卡到了没有”,甚至发展到一批新卡刚到就被哄抢一空的地步,活脱脱成了一场闹剧。
支行领导也察觉到假卡成灾,对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规定卡均余额不得低于500元。不过,大家都明白上面只是走一走形式,并非存心“打假”。因为只要在考核时点前转几百万资金到几张卡上,平均余额自然就上去了。
领导之所以不愿“真打”,是因为当时的银行还是“数字化升迁”,谁都知道有问题,但谁也不希望把这层纱窗捅破。
为转嫁出“昏招”
这些事现在听来很荒唐,但在当时,上面要成绩,下面市场不接受,这几乎是惟一的选择。后来,随着银行卡业务的渐渐规范,发卡质量也有所提高。然而,当时办的那些卡却成为银行卡经营上永远的痛。
从理论上说,银行卡是利润很高的业务,只要支付活期利息,还有手续费收入,如果自助设备跟得上的话,经营管理费用也不高,还不用发对账单,就算不收年费也不可能亏损。但睡眠卡的大量存在,却使得利润大大减少。
每张卡的直接成本2元,奖励费用4元,这些当时的成本就不说了。
这些睡眠卡还占据了银行电脑系统的大量空间,每次查错账时,我看见的最多的就是这些余额只有几毛钱利息甚至连利息都算不出来的废卡。
每年年终,余额明细表都要打上两天两夜,我只有自我安慰:“幸好借记卡不用打对账单。”
处理睡眠卡,我举双手赞成。但银行别忘了是谁造成这么多的睡眠卡的——不是储户,而是自己。
一般而言,如果储户主动办卡,最后变成睡眠卡的并不多。就算变成睡眠卡,上面多多少少会有点余额。而非正常办卡却大部分都变成了睡眠卡,而且几乎都是只有利息的余额或零余额。如果现在强制扣年费的话,就会出现这样一种不公平的结果:能够扣到钱的都是储户正常办的卡,非正常办的卡却收不到钱——而造成银行卡业务亏损的却正是这部分非正常卡。换句话说,银行经营失误造成的亏损,被转嫁到正常办卡的储户头上了。
就算不从道义或法律上说谁对谁错,让客户承担非正常的成本也是一种非理性的经营手段。因为银行卡业务不是垄断业务,处于竞争行业的企业是没有能力转嫁超过市场平均成本的个别成本的。银行出此“昏招”,实在是长期非市场化经营的思维惯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