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8月27日据上证报:首次按新格式披露 15只基金上半年创造净收益17.3亿元
今天,四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5只基金公布了半年报。由于此次的半年报是按照新格式进行的首次披露,其中的一些信息引人关注。
创造净收益17.3亿元
公布半年报的15只基金来自四家基金公司,分别是博时、富国、招商和长信。
15只基金上半年总共创造的净收益为17.31亿元,平均每只基金为1.15亿元。其中,博时裕富创造的收益最高,达到了3.08亿元。裕阳创造的收益为2.38亿元,而裕元、汉兴、汉盛和富国动态平衡也创造了远超1亿元以上的收益。
对几只封闭式基金分析发现,它们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明显要比去年同期好得多。裕华、裕隆、汉博、汉鼎、汉兴和汉盛去年上半年的净收益都是负值,而它们今年上半年创造的净收益不但全部为正值,而且前后悬殊最大的汉盛净收益落差达到了2.35亿元。
持有人结构首次亮相
首次亮相的持有人结构,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持有人的结构信息,确实能让人从中捉摸出一些弦外之音。
在6只开放式基金中,富国动态平衡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最高,达到了72.46%,其次是64.68%的博时价值增长。而在长信利息收益中,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比例仅为10.09%。从中可见,机构投资者似乎对低风险低收益的基金兴趣不是特别的大,而个人投资者则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厌恶。
从9只封闭式基金的持有人结构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拉锯战。除了对汉博、汉鼎和汉兴明显不看好外,机构投资者持有其它5只基金的比例,呈现出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架势。
短线运作力度不小
披露报告期内股票投资组合的重大变动,也是基金半年报的一个新看点。
在对这一内容进行披露时,博时基金公司旗下几只基金称其为"期内累计买入(卖出)20只价值超出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的股票明细",而富国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称其为"报告期内累计买入(卖出)价值前20名的股票明细"。虽然这两个名称让人有点捉摸不定,但它们还是传递出来了基金短线运作频繁的信息。比如汉博累计买入了占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76%的生益科技,而其又把占期初基金资产净值3.13%的生益科技给卖出去了。(记者 陈建军)
证星点评:
04年度基金中报公布帷幕拉开。由于其作为<< 证券投资基金法>> 实施后发布的第一期中报,因此中报中透露的几条信息理因受人关注。
首先, 据统计15只基金上半年总共创造的净收益为17.31亿元。从表面上看上半年证券市场冲高回落,平均单只基金仍创造了1.15亿净收益.但上述基金仅仅是将利润部分兑现后的收益,若将手中近七成仓位的浮动盈亏也计算进去的话,毫无疑问基金多数是捧不起的"刘阿斗"。他们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利润,相反大部分基金未能跑赢大盘。基金"轻宏观,重行业"的研究模式和思路使各基金错判了政策信号,比如,基金的研究部门都认为年初公布的"国九条"将成为股市长期、持续走好的基础,上半年买入比例较高的是钢铁、电力、银行等行业的股票。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未根据瞬息万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及时的调整。如果基金研究对"突如其来"的宏观调控缺乏准备,还停留在"国九条"创造的"喜庆"气氛里,那么造成的就是一场战役的失败。
其次,亮相的持有人结构,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之一。部分开放式基金中在难以吸引中小投资者参与的窘境中,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机构投资者,例如富国动态平衡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最高,达到了72.46%。但机构投资者集中持有,其风险也是不言而语的。如果机构投资者一旦出现赎回现象,对基金的份额变动影响极大,基金必须拿出更多的现金已备急需之用。而管理层的初衷是希望基金尽可能吸收中小投资者的社会闲散资金,这一点恐怕同管理层的初衷有违。
最后,对于报告期内累计买入(卖出)价值前20名的股票明细"。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基金投资者并非担当起稳定市场的主角,相反,传递出来了基金短线运作频繁的信息。毕竟基金也是盈利为目的机构,恐怕管理层将基金作为稳定市场的利器的设想也将再度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