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2月25日消息:据证券日报报道,近日有消息传来,管理层急召部分证券机构进京,共同商议如何解决新股询价制实施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从管理层反应的速度之快来看,刚刚实施不久的新股询价制或许又将祭出大手笔。
消息人士透露,管理层召集的这次会议主要针对询价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研讨怎样让询价对象在询价过程中负责任地报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询价制对询价对象的约束不够,导致询价对象的报价十分随意。这种现象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则是众多的散户投资者被死死套牢。
作为新股询价第一股的华电国际,本来让人们寄予太多的希望,但事实却相反,它让社会公众投资者很受伤。在2月3日华电国际上市首日购进该股的张先生表示,询价机构肆意压价导致上市当日进入其中的投资者深套其中,要想解套实在不容乐观。像他这样中了询价机构圈套的散户为数众多,且有苦难言。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新股询价制匆忙推出,制度设计难免存在缺陷。国际上新股询价一般采用直接询价的方法,而A股市场新近推出的询价制却采用先初步询价、再累计投标询价的方法。初步询价不用支付保证金,也不必申购,完全可以随便询出个价位来,这就容易造成初步询价时人为压低价格的现象,以便于在累计投标询价时能够以低价申购到新股,但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新股的发行价,给市场以错误的价格信号。这也是现行询价制最大的缺陷。
以询价第一股华电国际为例,其初步询价确定的价格区间为2.30~2.52元,而累计投标却达到了2.52元的最高价,初步询价时人为压价的痕迹极为明显。
一家咨询机构的研究人员称,尽管事后证监会发出了《关于对询价对象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若干要求的函》,但这种举动只能被称为“亡羊补牢”了,对市场对投资者已经造成了既成事实的伤害。希望管理层在推出新政时尽量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像这次管理层主动召集机构对询价制作出改变,就体现了管理层对待市场各方的态度。
记者 闻达
点评:近期媒体针对新股询价制的议论又多了起来.起因在于华电国际上市后二级市场的表现大大出乎了所有参与者的意料,于是针对基金是否采取抱团压价的策略来博取超额收益?便成为市场参与者茶余饭后新的话题,而本周又有媒体爆料,证监会近日急召全国证券机构进京,共同商议如何解决新股询价制实施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种种迹象表明,刚刚实施不久的新股询价制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
事实上,新股发行从去年八月底暂停后,时隔半年,官方的回答是新股询价发行的条件已成熟,华电国际作为询价第一股,自然倍受投资者关注.一方面有官方声称新股发行条件已经成熟,应该不仅是指的时间条件成熟,而且还应该包括其制度设计和技术层面上的条件成熟,但恰恰在询价第一股上市后,那种离奇的炒作又不得不让有关部门坐上了"火山口".
众所周知,新股发行询价制是国际上通行的新股发行方式,它比较适于成熟和稳定的市场。国际上新股询价一般采用直接询价的方法。而内地A股市场新近推出的询价制却采用先初步询价、再累计投标询价的方法。初步询价不用支付保证金,也不必申购,完全可以“空口说白话”,这就容易造成初步询价时人为压低价格的现象,以便于在累计投标询价时能够以低价申购到新股,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新股的发行价,给市场一定错误的价格信号。询价第一股华电国际初步询价确定的价格区间为2.30~2.52元,而累计投标却达到了2.52元的最高价,初步询价时确实成在一定人为压价的痕迹。
当然在华电国际初步询价过程中,市场所处的位置较再累计投标询价低,且大盘重心还在进一步下移过程之中,也客观上造成初步询价预期普遍较低的结果.询价制本身有“牛市助涨、熊市助跌”的特性,在熊市中华电国际的询价价格自然会低一些,相反在牛市中就有了闽东电力88倍市盈率发行价格,这些价格的出现均是市场参与者对未来预期的一种表现,但价格一旦偏离价值过远,自然也会得到纠正,所以才会有闽东电力的持续下跌和华电国际上市后的单日爆炒行情,可以说这不是询价制本身的错,也不是技术层面上出现的失误,最主要的是市场无形之手会纠正离谱的价格.即便管理层召集有关机构进京改进新股询价制后,谁也不能保证是否会出现华电国际第二走势,毕竟市场各方参与者均是逐利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