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限从60%提高到80%,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含股票、债券)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从股票扩大到债券等其他证券。
在管理层对基金投资松绑,对基金投资逐渐放宽的背景下,证监会对《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作出进一步的修改,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出乎投资者意料之外的是,证监会对《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修改,居然拟将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限从60%提高到80%,这种对股票型基金投资的干预显然是与管理层为基金投资松绑的大方向相违背的。这种做法极大地增加了股票型基金的投资风险,也让股票型基金进一步沦为投资者抛弃的对象。
管理层作出这般修改的良苦用心投资者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希望股票型基金能够进一步提高股票仓位,成为稳定股市的中坚力量。但这种做法却极大地增加了股票型基金的投资风险,是对股票型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巨大牺牲。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地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
何以此言?一个很明显的现实,随着股市的发展变化,投资基金在中国股市中的地位已明显不如数年之前。在数年前,投资基金是股市里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股市涨跌要看基金的脸色行事,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下,管理层寄希望于投资基金来维稳,甚至一再表示,投资基金不得砸盘。也正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管理层对投资基金的仓位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今的股市已明显发生了变化。投资基金已不再是股市里的“一股独大”。一方面是随着上市公司股票的全流通,国有股东等原始股东已明显将话语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在这些国有股东等原始股东面前,投资基金也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另一方面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券商、私募基金、QFII等各方面的机构投资者也是实力大增,投资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在这些机构投资者面前也难有决定性的话语权。特别是最近几年,尽管投资基金发展迅速,但由于股票市场持续低迷,股票型基金的发展受到严重抑制。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提高股票型基金仓位的下限,并不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除非管理层能够控制原始股东的抛售,能够要求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券商、私募等各类机构投资者也把股票仓位锁定在80%,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证监会的权力还达不到这一条。而既然如此,证监会将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上调到80%就极大地增加了该类基金的投资风险。这种风险最明显表现在股市下跌的市况里,如2008年的大熊市。在熊市来临的时候,远离熊市是投资者最安全的选择。而对于置身股市里的投资者来说,出于安全的考虑,也要尽可能地把股票的仓位降到最低点。如果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必须坚守80%的底仓,那么一轮熊市过后,股票型基金无疑将承担最大的投资损失。因此,这种高底仓的设置,极大地增加了股票型基金的投资风险,让股票型基金难以灵活投资,只能处于被动投资的境地。如此一来,最近几年来一直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股票型基金也就只能进一步被投资者所冷落。证监会对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下限的上调或将断送了股票型基金的性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