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三季度经济数据继续黯淡似乎成为市场的一致性预期。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前两者势头不佳,而外需也于近期呈现持续不稳态势,出口连续数月同比增速为负,7月出口更是同比下降达8.3%。
在此背景下,本周以来人民币中间价“快速调整”,其目的不言而喻:央行借机顺势而为,表面解读为刺激出口、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更深一层看,则是旨在建立汇率市场化机制,通过快速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增加其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
随着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们最担心的贬值预期强化所引发的超调现象并没有发生,接下来市场的关注点可能会聚焦到此次人民币中间价一次性大幅修正后的后续影响,其中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当然是此次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从近几日实际情况看,海外金融市场表现最为激烈。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大幅贬值,这种忧虑导致境外机构不太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不少全球投资者大举抛售那些营收大量来自中国的公司股票,特别是汽车股和奢侈品类股。同时,人民币大幅贬值会减少中国本就疲软的进口贸易,进而影响世界经济,除黄金以外的大宗商品近三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而世界主要股指在8月12日夜间更是呈现普跌态势。此外,中国商品出口价格降低,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美国通胀目标的担忧,降低美联储今年9月加息的可能性,美元指数亦呈现出随人民币贬值而下降的奇特现象。
不过从国内金融市场角度看,央行的主动性贬值其实有利于消除相当一部分贬值预期。根据国际上大多数经济体的情况来看,本币发生贬值后,往往伴随了量化宽松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股票市场也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此次人民币大幅贬值,给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另外,汇率贬值可以提振出口,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拉动GDP增长和就业增长,从而改善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这点看,提振经济的同时,也对股市形成正面效应。对于债市而言,可能就不甚乐观,人民币贬值会引发资本外流,从而降低市场流动性,对债市无疑会形成利空。
不过,此次人民币贬值引发大规模资本外流的可能性很低。贬值与贬值预期存在本质区别,本次大幅贬值已经是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会降低中国资产价格,使外资投资成本下降,刺激其投资需求上升;而贬值预期面对的是将来,如果真存在这种预期且不断强化,资本外流肯定无可避免,但是实际上,央行的主动干预打消了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的预期,况且央行还有足够的宏调手段对冲贬值可能带来的资本外流加剧以及利率抬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