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在绥芬河政府官网上,招商项目罗列了95个,大部分项目的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
如绥芬河官方广告语宣传的那样,绥芬河,一个还不太完美,但正在奋力蜕变,化茧成蝶的地方。
为了奋力蜕变,绥芬河几乎发动了所有部门参与招商,甚至包括粮食局、纪检委、团市委等。这些部门也都将此视作做一番大事业的机遇。
在这个招商运动中,粮食局策划了一个叫做20万吨粮食进出口贸易、仓储、物流、交易中心项目。他们设想利用绥芬河陆海联运大通道,进出口中、俄粮食,形成一个仓储规模达到20万吨的仓库,再以此为基础,在绥芬河拉通一条粮食加工产业链。
该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刘剑杰告诉记者,现在,中国急需大豆资源,甚至引入了转基因大豆。他们希望借助俄罗斯地区的优质大豆资源,吸引客商投资。论起商机,这位官员立即摊开双手,思路清晰俨然一位志在必得的商人。对于这个项目,刘剑杰显然寄予厚望,并投入了很多心血。但是,最终这个项目还是流产了。提起这件事,刘剑杰深感遗憾,他说,当地有些领导是内地人,看不出这个项目充满机遇,假如是我老家的领导,思想就会开放一些,这个项目就上马了。刘剑杰是浙江舟山人。
不过,这个项目真正上马,就一定会成功吗?也未必。绥芬河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受国际经济形式影响极大。实际上,绥芬河一些曾被多方看好的项目,建成后都艰难维持。
比如国门附近,绥芬河利用“8000元免税政策”做了一个中俄互市贸易区,规划面积4.53平方千米,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当时同样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有人寄望这里成为一个小香港,但是至今,这里却依然格外冷清。记者赶到那天正好是休假日,但整个展销大厅,只看到几个前来唱二人转的本地人。
保税区还有一个俄、日、韩、蒙中高档食品展示销售基地项目,项目推出至今,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最后项目管理者只能以优惠政策吸引来当地的一个商户,做起了酒生意。凡是有人来保税区考察项目,他们会将这些老板带过来走一圈,帮助这家老板卖酒,顺便为这个项目做做广告。
这难免让人觉得落寞。事实上,就记者在绥芬河所见,与政府的努力相比,卢布特区的试点建立,刺激最大的,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
陈文豪是福建福清人,一直从事茶叶生意,自家拥有百亩茶园。去年,听说绥芬河的开放势头强劲,便来到绥芬河,希望利用免税区的优惠政策,将自己的茶卖到俄罗斯去。
在冷清的互市贸易区,还有一些外来的商户,他们和陈文豪一样,多来自外地。中俄互市贸易区落寞以后,他们却利用这个8000元免税的噱头,开始了自己的生意,他们自己也声称免税,但是他们的商品确实比市里的商品要便宜五分之一以上。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们采取的是极为粗放原始的操作方式。因为守着国门,他们就靠肩扛手提,从俄国买来商品,摆放在自己店里出售,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规模的特殊的代购。面向国外游客的8千元免税店没火起来,但这些草根力量,硬是做起了面对国内游客的免税店。市场力量有效弥补了政府顶层设计留下的伤痕,努力维持着市场的尊严。
从这个角度上说,或许野生的逻辑更强大。
一周的绥芬河之行结束,归来的火车上记者遇到一位会说中文的俄罗斯人。为什么在东北诸多中俄口岸中,偏偏绥芬河出众?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他,他说,边境线就像一条瓜蔓,你不知道什么地方会结出一只香甜的瓜。
他的比喻很生动,绥芬河就是一只依靠国际市场风云养育的瓜,不堪强扭,但是摘晚了,又会烂在泥里。市场规律、政府之手,如何拿捏,是一个大难题。所以,记者以他的比喻作为第一个标题,开始了对绥芬河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