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牦牛产业一体化开启青藏高原高效畜牧业之路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王大千 2016-10-08 19:55: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牦牛一年一产繁殖效率提高37%以上,牧民收入大幅增加;适度补饲提高天然草场利用效率,相关技术入选2016年农业部将在全国推广的技术名录;从单项技术到集成技术,从重点关注到全链条投入,青海实施牦牛产业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新华社西宁10月8日电(记者 王大千)牦牛一年一产繁殖效率提高37%以上,牧民收入大幅增加;适度补饲提高天然草场利用效率,相关技术入选2016年农业部将在全国推广的技术名录;在牦牛肉与乳的营养特性研究中不断推出新产品,产业链不断延长……

记者7日从青海高原牦牛研究开发中心了解到,经过长达13年的技术攻关,作为我国牦牛主产区的青海省已经形成“天然草地与栽培草地互补,牦牛繁殖、营养补饲、疾病预防、产品加工、信息化技术支持”的牦牛产业一体化集成技术,全程精细、高效的科学生产方式正在突破传统养殖瓶颈助牧民增收。

青海省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基地之一,有4.74亿亩可利用草场,牲畜存栏量约2200万头(只)。其中,牦牛存栏近500万头,是我国牦牛头数最多、质量最好的省份。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介绍,在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和原始放牧条件下,牦牛呈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体重变化规律和两年一胎的繁殖规律。为平衡草需矛盾实现“少养养好”的生态效益,科研人员充分利用品种杂交优势,整合以往“单项化”“碎片化”的技术展开牦牛产业全程科学化管理研究,大幅度提高乳肉生产质量,推动牦牛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攻关,2015年,国内外首例试管犏牛在青海产生,牦牛一年一产的繁殖比例持续提高,打破了业内“牦牛繁殖率低”的传统印象,而牦牛适度补饲技术的推出,则解决了天然草场资源不足和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难题。此外,信息化技术突破了青海牧区地域宽广,畜牧业管理与服务跟不上的难题,低残留防治药物的使用技术推广保障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从单项技术到集成技术,从重点关注到全链条投入,青海实施牦牛产业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据了解,在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科研人员向牧民、合作社、企业提供“菜单式”选配技术,2013年至2015年,当地牧民通过3年的营养补饲,母牦牛繁殖性能提高了5%至20%,相当于每年每头母牛多增加收入500元以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